费玉清|《花笺》几乎是个奇迹

任何一个情节的设置,都不能让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花笺》几乎是个奇迹
费玉清|《花笺》几乎是个奇迹
文章插图
费玉清|《花笺》几乎是个奇迹
文章插图
近日,当代著名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韩石山创作的长篇小说《花笺》付梓。
谈及《花笺》的写作历程,韩石山坦言:“几乎是个奇迹,一是突如其来,一是速度之快。”
速度之快怎么讲?翻阅原稿,在第776页末尾有记载:2019年12月12日开笔,2020年4月16日写完。满打满算,不过四个月零几天。“不是我‘英雄’,多半是‘时势’造成的。”韩石山说,开笔才写了两章,疫情来了,小区封闭,五十天未下楼。“也不是一天不停地写呀写,那样肯定持久不了。我的做法是,周一到周五写,周六周日休息,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在互联网时代,韩石山还在“刀耕火种”。“我没有用电脑,是用中性笔,写在16开稿纸的背面,一天下来,也就是五六千字的样子。停笔的时候,以纸面字数算,也就三十五六万字的样子。这样说,好像我的天分多高似的。不是这么回事,说开了也稀松平常。写一部自己满意的长篇,蓄此心志,少说也有二十年了。”韩先生说。
为了达到“写自己满意的长篇”之目标,韩石山的准备分两手:一是研究长篇小说的写作艺术。最切实的办法是,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来,若有长篇小说,过后总要买上一本,看看现在的长篇小说有着怎样的新趋势;再就是积蓄材料。爱用毛笔写字的他,特意备了一个宣纸竖格簿子,名为《嘉言懿行录》,好像要记什么好人好事似的,实则是记生活中遇到的趣事,还有自己的一些精巧的思考。
比如,有一天晚上韩石山在电视上见到费玉清和金星的一个节目,费玉清唱歌,金星伴舞,费唱的是徐志摩的一首诗,名叫《月下待杜鹃不来》。唱词中有两句:“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当时,韩石山没有听清楚,特意翻开徐志摩的诗集看了,觉得“榆钱斗斗”的说法令人费解,是说形状呢,还是说动态,拿捏不准。第二天早上,跟老伴去小区附近的凉水河畔散步,适值春末,韩石山看到路边的榆树上还挂着榆钱,随手捋了一把,展开手心细细察看。老伴说:“你看这心儿鼓鼓的,多像个斗。”“是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引用旧诗说‘荷叶田田’,也是说的荷叶的形状。这样的情节,是可以写进小说的。”韩石山说。
“写一对老夫妻一边散步,一边探讨‘榆钱斗斗’?”老伴问。“要是那样写,就把这个好材料‘糟蹋’了。要写,得写成一对男女,避开人来河边幽会,又风流又风雅,就有意思多了。”韩石山回复。
对于小说家而言,生活趣事、精巧思考,两者必不可少,相得益彰。韩石山以自己的经历举例:“好多年前,我病了一场,有人在外面说这说那,好些人觉得,我应当为自己辩解,我也确实有这个想法。有个朋友问我是不是怕了,我笑笑说:‘我不能给他们的后人留下祖上曾有过跟韩某人交手的家族荣誉。’”为了实现这句话,韩先生好多年没有回应过一个字。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被韩石山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他的《嘉言懿行录》写了四五本。韩石山曾对老伴说,等写够二百条,就可以动手写长篇小说了。
“机会来得太突然,才写了一百多条,就写起了长篇小说。”韩石山说,这个契机可谓“突如其来”。2019年11月26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白生邀韩石山到北大举办讲座,时间是晚七点到九点。韩石山以为来听讲座的全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