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子村|东北三合院 满语活化石——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黑龙江省三家子村( 二 )


东北的冬天刮西风的时候较多 , 许多满族人家为防西风侵袭 , 在三间房子的东面墙开门 。 最东边的一间为堂屋 , 主要为灶房 , 与住人房间有主体间壁墙和中门 , 南北炕都是“连二炕” , 为了居住方便 , 中间有一简单的隔断 , 也就是满族人所说的“排叉子” 。 在祭祖人员较多时 , 可将“排叉子”拆下 , 以增加屋内空间 。
在三家子村 , 村支书带采访人员参观了一家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族传统民居 , 属于典型的南北“连二炕” 。 满族风俗“以西为大” , 长辈要住西屋南炕 , 老儿子住西屋北炕 , 中间一间为堂屋 , 东间屋南炕住长子 , 北炕住孙子 。 如果是四世同堂 , 西屋南炕为祖 , 北炕重孙 , 东屋南炕为父 , 北炕为子 。 如果家里人再多了 , 就要在东厢房设置居室了 , 厢房住人也要按左长右少的排序居住 。 西厢房一般不住人 , 用来做“哈什” , 即仓库、碾房以及马棚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 现在这间民居只住房主老两口 , 其子孙都在周围建起了更为现代的住房 。 房子本身的文化价值早已大于居住价值 。
满族民居对于火炕的情结要从夏商时期说起 , 自夏商时期满族的祖先就有搭建火炕的历史了 。 满洲入主中原 , 也就把先进的火炕技术也带到了中原 , 火炕在日常生活中集取暖、做饭和暖屋这一举三得的综合利用 。 有火炕就必须有烟囱 , 烟囱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 都和房屋的前墙拉齐 , 烟囱口要高于房顶 。 与汉族民居的烟囱和房屋一体不同 , 满族民居的烟囱是建在屋子外面的 , 山墙与烟囱间有一米多的烟道 , 叫“烟囱脖子” , 一侧留有插板口 , 冬季烧完火后及时插入插板 , 达到火炕的保温作用 。
火炕集床、椅子、客厅等多种实用功能于一身 。 到满族人家里去做客 , 主人多会让客人上炕里坐 , 并在炕上铺上炕桌 , 倒茶水、吃水果、嗑瓜子 , 充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 。 这与坐在凳子、椅子和沙发上的刻板僵硬的感觉截然不同 , 空间距离的拉近 , 更容易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 , 也会使人们心理距离拉近 , 增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好感 。
不难看出 , 满族民居多方位地展现着世俗生活的画卷 , 显示着满族特有的伦理观念 。 在历史的长河中 , 伴随着满族文化的传播 , 满族民居早已经成为了东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 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 证明着自己古老的存在 。
满语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 , 满族的语言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 而满语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现在我国满语史料较多 , 仅黑龙江省就拥有近6吨的历史文献 , 然而 , 能翻译这些文献的学者却仅有两人而已 , 满语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 谈及满语保护的重要性 , 村支书介绍说 , 全国1000多万满族人口中 , 仅有几十人能讲满语 , 而这几十人大多生活在三家子村 , 该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满语村 , 又被称为“满语活化石” 。
“每年来村里调研满语的专家很多 , 其中外国专家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 ”村支书表示 , 全村人口1100余人 , 其中满族占40%以上 。 村内100多户满族村民 , 有许多人还能说满语 。 有的居民老少三代人日常生活、劳动用语都使用满语 。 但是相较于上世纪60年代 , 该村能熟练使用满语的人数已大为减少 , 能用满语进行日常对话的不足20人 , 能非常熟练地使用满语交谈的人仅剩6人 , 而且都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 。 其实 , 相比于口语的失传 , 满族文字的传承更为迫切 , 受年代的限制 , 现有的能用满语对话的老人几乎都不识字 , 满语书写的传承保护更为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