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刘先银经典点说:孔子,老子,海德格尔,东方聖人与西方哲人对话《黄帝内经》

贵生章 第五十【老子·第50章】生之徒 , 十有三
出生入死 。 生之徒 , 十有三;死之徒 , 十有三;人之生 , 动之于死地 , 亦十有三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盖闻善摄生者 , 陆行不遇兕虎 ,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 虎无所用其爪 , 兵无所容其刃 。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今译:人出世为生 , 入地为死 。 属于长寿的 , 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 , 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 , 却自己走向死路的 , 也占了十分之三 。 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 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 , 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 , 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 , 老虎用不上它的爪 , 兵器用不上它的刃 。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
人出世为生 , 入地为死 。 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 , 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 , 本来可以长生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人占十分之三 。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生活执着过度了 。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 , 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 , 进入战场不会受到杀伤 。 犀牛对其无法施用它的角 , 老虎对其无法利用它的爪 , 兵器对其无法施用它的锋芒利刃 。 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蹈死地 。
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 , 叫做“未知生焉知死” , 当然这是否能够代表孔子的生死观我们不敢妄下断言 , 但至少它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生死态度 。 生的事情你都还没弄明白呢 , 死你管它干什么?在我们看来生的问题永远搞不明白 , 那死的问题你根本就不用想了 。
与此相对的是基督教的一种观念 , 或者说宗教的一种观念 , 它其实是从人对死的思考来展开的——未知死焉知生?你对死后的东西不弄明白 , 那你这个生的意义在哪里?
这两个观点之间的对比我们不去谈它 , 但是的确我们中国人的这种世俗的生死观对死亡采取是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死亡禁忌 。 通常人们不愿意提这两个字儿 。 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后面带四都不好听 。 好像和它沾边就不吉利 。 我们有些小区没有四楼 , 没有十四楼 , 甚至没有十三楼 , 我就想这恐怕是中西合璧 , 因为十三是西方人的禁忌 。
但是大家想没想过 , 死亡这个问题你逃避它的后果是什么?我就只想生的问题不想死的问题 , 可是人生有限 , 你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 , 就按照本能的方式、习惯的方式去生存 , 终有一天那个时候到了 , 你恍然大悟 , 哎呀 , 我这个问题怎么早没想它?让我重新再来一遍 , 我不会再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 可惜你回不去了!
俄罗斯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一部小说叫做《伊凡·伊里奇之死》 。 伊凡·伊里奇是个小人物 , 一个小文官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庸庸碌碌 。 有一天他病了 , 住院 。 医生、家人、亲戚朋友都说“你会好起来”如何如何 , 起初他自己也相信 ,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说 , 这次好不了了!马上他就感觉到死亡这事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大家都模糊过去 , 不去面对它 。 他就考虑假如让我再来一遍 , 我会不会还是这样过一辈子 。
其实你想一想 , 你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 。 你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 。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认为自己其实是无限会生存的 , 谁也不会成天想到明天我会死 , 尤其是年轻的朋友 。 老年人要是想学点什么有可能会考虑有没有时间去做 , 但是年轻的朋友不会想这个 , 我们想学什么马上就去学了 , 不会考虑有没有时间的问题 。 但实际上的确是有时间的限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