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正一派壇榜怎么写

1.正一派怎样派辈分正一派没有统一的 , 不像全真 , 因为全真的祖师是同一位 。自己道观里才有辈份 , 但也未必严格 。根据各自的情况 。
正一的法脉有很多 , 各派的字辈也不同 , 正一的除了茅山上清和西山净明都三山滴血字辈 , 三山滴血字辈的诚字是 , 正一道三山滴血五十字法派字辈(正一派) 守道明仁德 ,  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 ,  忠正演金科 。
天德高无量 , 照明自古今 , 玄元闻见处 , 总合圣贤心 。道德宏清静 , 法源广大成 , 东汉有章数 , 功果保忠祯 , 民国时期提倡新文化 , 正一道仍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 , 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 , 习惯上 , 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 。
扩展资料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 , 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 , 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 ,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 道教的分宗分派 , 实始於宋、元;或有推之更早者、古有黄老道家 , 是东周先秦时代社会上的“学术”流派 。
黄帝、老子 , 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但毕竟尚未形成为道教故只能说是道教的前身 , 也不能说是道教的一种道派、继黄老道之后兴起的是于吉的太平道及张道陵的五斗米道 。
太平道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 汉末便已消亡 。五斗米道形成了以宗教为联系纽带的教团组织 , 以后便成为正统道教 。
其后虽有金丹、符籙、经法以及茅山、龙虎山、合皂山三山符籙等派系之分 , 但这只是从事的道术有所差异 , 还并不是道教教团组织的裂变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派系
2.道教的正一派四大法坛道教“醮坛”之制 , 最早是正一天师创立的 , 汉末(一说晋永嘉间:公元307—312)第四代天师张盛再返龙虎山 , 于祖天师炼丹处建“传箓坛” , 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 , 是为“正一宗坛” , 印用“阳平治都功”玉印 。
东晋时南岳魏夫人(华存 , 圣号称“云霞玉女大法教主南岳魏元君开玄道济天尊)的弟子扬羲、许谧在茅山创建了“上清宗坛” , 宗坛九层 , 印用“九老仙都君印” 。葛玄一派 , 传出的《灵宝经》 , 到了陆修静给以增修 , 撰斋仪多种 , 使灵宝之教大兴 , 这一派于江西清江县阁皂山 , 葛玄成道处传“灵宝经箓”建“元始宗坛” , 用“元始宗坛印”和宋徽宗赐给的“元始万神”铜印 。
道教正一派有四大法坛 , 全真派为混元宗坛 。万法宗坛 龙虎山正一宗坛:龙虎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上清镇 , 为张氏世居之地 。
【道教正一派壇榜怎么写】相传张道陵曾建草堂于此 , 居此炼丹者三十余年 。后张氏赴蜀 , 得老君三降玉局 , 授正一盟威之道 , 传都功盟威经箓 。
于是建教于鹄鸣 , 始传经箓 , 立二十四治 。破山伐庙 , 扫荡邪魔 。
及至西晋永嘉间(公元307—312年) , 其第四世孙张盛再返龙虎 , 建祠堂于张氏当日炼丹处 , 并在附近建立了传箓坛 , 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 , 是为正一宗坛之始 。唐玄宗时因嘉许天师符箓 , 册封张陵为太师 , 于京城建授箓院 , 龙虎山置传箓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