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青未了」田 丰|袁长海:跟随庄子逍遥游(报告文学)

袁长海:跟随庄子逍遥游(报告文学)田 丰/文
田丰|「青未了」田 丰|袁长海:跟随庄子逍遥游(报告文学)
文章插图
与袁长海相识是在2008年,那时我在大众网负责东明频道,在网站报道的方向上我做了重大调整,工业方面突出石化产业,农业方面突出西瓜之乡,人物则突出庄子文化。这就要报道有关庄子的事情,于是开始认识了袁长海。
当时,东明县在庄子文化研究方面,我认为,王守义先生是史料、史迹的发现挖掘,李福禄先生是庄学理论的研究,袁长海先生是有关文学方面的著述,我则重点在新闻报道上下功夫。就这样,我与他们几个“庄学大师”们交往颇深,写出了很多有力度的文章,甚至还与王守义先生成了忘年之交,给他编辑出版了《南华真人在南华探寻之路》《庄子故里考》俩本书。但,给袁长海却没有真正的写一篇像样的文章,内疚多年,现在,终于有时间来写写他了。
目前,袁长海在菏泽市工作,到周末才有时间回东明,于是,我们约好了周六见面。在南华社区的南华广场的廊亭下,我们开始了这场跟随庄子逍遥游的采访。
跟随庄子采真游
袁长海原是县棉麻系统的一名职工。他没有啥大的背景,只有一股勤奋的味道充斥期间,这么多年以来,就是靠着这股勤奋的味道,把他推向一个又一个庄子文学创作的高度。
袁长海对庄子的喜爱始于中学时期。在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时,为《逍遥游》篇描写的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所震撼,觉得庄子散文的想象力丰富,语言文辞设置绝妙,构筑奇巧,汪洋恣肆,堪称百家之冠。于是,他开始喜欢上了庄子,开始广泛阅读《庄子》,留心有关庄子的文章,想进一步地了解庄子。
1995年11月,“全国庄子故里及生平思想座谈会”第一次在东明县召开,袁长海因此了解了庄子与东明的历史渊源关系,原来庄子离自己这么近,原来与庄子生活密切相关的漆园、濮水、南华山等都在东明境内,这一切原来与自己这么有缘分。2007年7月,第二次全国庄子研讨会再次在东明召开,袁长海有幸接触到几位庄子研究专家和大量庄学研究资料,更是增加了对庄子文化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庄子故里就在东明,已被许多庄子研究专家和学者进一步认可了,让他颇为震惊和激动,他认为,大贤庄子是自己的东明老乡,自己也就自然可以与庄子握手交谈了。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漆园为吏、濮水垂钓、南华隐居著述授徒、货粟于监河(黄河)侯、仙逝葬身和子孙繁衍等,都发生在今东明县及其周边附近地区。这些在古籍文献、地方史志中多有明确的记载,境内遗迹、遗存颇多,遗风、遗俗犹存。为了有助于庄子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袁长海决心将部分有关庄子的资料汇集成册,献给读者,供研究参考,还原一个真实的庄子。
袁长海在学习中发现,国内有关庄子学术研究的书籍很多,但关于庄子方面的纯文学作品,诸如小说、人物传记之类的书籍很少,几乎是一个空白。为了填补这项空白,袁长海决定自己去尝试一下,去写一部关于庄子的长篇小说或人物传记来。萌生了这种想法以后,他开始收集各种资料,认真地研读《庄子》原著,学习了萧若然编写的《“南华真人”在南华---“庄子故里在东明”故实与研讨》一书,以及历代记载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只有234个字的《庄子本传》,但在《庄子》原著中,有二十多个庄子故事,东明县也流传着几十个庄子传说故事,于是他以庄子的原著《庄子》为底本,参考庄子时代的有关历史事件、史料和庄子传说故事,从2008年初开始下笔动手写,前前后后历时一年,每天晚上12点前他几乎没有睡过觉。那时写稿子,不像现在有电脑,都是手工写作,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誊写,极其费力。一稿出来有60万字,光底稿纸就有40多本,一尺多厚的高度。从2009年初开始整理,前后整理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后定稿到40多万字,光油笔芯就用掉了几百支。书稿出来后,通过打字社把样稿打印出来,再进行校对修改,再打印,再修改,反反复复,那种艰辛,是常人没法理解的,也是无法理解的。有时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字,为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常常半夜爬起来拿笔记下来,妻子程雪芝说他是又发神经了,他说不立即记下来怕再也想不出来了。为了写作,袁长海真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妻子在袁长海刚开始写作时,不是很理解,总认为,写作不能顶吃顶喝,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往上面贴钱,得不偿失。后来,袁长海写的时间长了久了,她也就慢慢习惯了,开始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了,就是心疼他熬夜的时间太长,休息的时间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