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打造摩登都市诗意栖息地,乡村振兴的空间重塑蕴涵独特美学价值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心中总有一隅留给乡愁。择一处乡村、赏生态美景、品绿色美食,从小桥流水的灵动和粉墙黛瓦的烟火气中感悟江南风……伴随着城市更新,打造摩登都市之外的诗意栖息地,上海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遇见了不少乡村美学新课题。
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立在上海郊外做田野调查时收集的一个真实案例:碧蓝天空下,无垠田野里,葱郁树林掩映着一排整齐民居,从北面极目远眺,真是美若一幅油画。但走到村庄南面,美好画面被骤然打破。各家各户门窗形状不一,墙面颜色毫无协调感,远远看去,就像打满了补丁,“第一感觉就是遗憾!”
同济大学|打造摩登都市诗意栖息地,乡村振兴的空间重塑蕴涵独特美学价值
文章插图

同济大学|打造摩登都市诗意栖息地,乡村振兴的空间重塑蕴涵独特美学价值
文章插图

▲ 南北面的不同乡村景观(张立/摄)
上海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该如何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共融?步入“颜值经济”时代,乡村建设在完成空间重塑之时,遭遇着怎样的审美冲突?美丽乡村建设,到底应该在短时间内给足“田园牧歌”的氛围抢抓流量,还是细水长流、更注重挖掘文脉和内涵,打造可持续、和而不同的美丽乡村?
近日,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同济大学多位从事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专家学者。
“网红型”的设计套路
让一些乡村陷入“美丽的烦恼”
按照水乡“粉墙黛瓦”的传统印象把民居墙面一律刷成白色,四周墙面更是“面面俱到”,各式彩绘爬满墙面……多位专家发现,在乡村建设的进程中,随着设计景观越来越盛,一定程度上存在造景同质化、人工痕迹过度的现象。
确实,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艺术介入乡建必不可少。可一旦景观设计手势停留于城市化设计的思维惯性或追求“网红型”的设计套路,必然让一些乡村陷入“美丽的烦恼”。有时,为了塑造所谓的“网红景点”吸引游客打卡,一些与当地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劳作景观开始萎缩,甚至出现在田里劳作的不是原住民而是聘来的演员……
乡村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是区别于城市的独特存在,更是一个审美的对象。“土地的生产力,自带美的属性。”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刘悦来认为,乡村之美首当务实,“不经济,不生态,就是不美的!”
接受采访时,他忍不住举了一个例子作为“反面教材”。有一个乡村为了打造“网红村”吸引游客拉动本地经济,引入了100位设计师进行即兴墙绘。艺术家们来自天南海北,绘画理念各有不同。结果,巨幅关公像与意识流的抽象画都汇集到小村的墙面上,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初吸引了不少游客,但在当地村民眼里,墙上的“涂鸦”不仅看不懂,到了晚上还有一丝“群魔乱舞”的恐怖感,让人害怕。而对游客而言,除了“到此一游”发了朋友圈后,很难收获乡村的独特意境。一阵新鲜过后,原先的“留守村”归于沉寂。
乡村美学不只是空间的视觉化升级
“人”远比“屋”重要
“凸显乡村的美学特点,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美学重构,要凸显‘在地性’。”在刘悦来看来,乡村的美感首先源自真实的生活场景,若是为建“网红打卡地”而破坏生态,为强调视觉冲击而枉顾经济效益,一点不经济。
在他的印象中,堪称“优等生”的实践范例并不少。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坐落于青西郊野公园核心区,曾入选全国“100个特色村庄”。这里盛产莲藕、茭白、鱼虾,大面积的莲花、茭白也成为生态旅游业中的一环。春季挖藕,夏季莲蓬,依湖而生的莲湖村,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已成青西郊野公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