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文章插图

千百年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存于社会之中不变的思维方式。古时以文人骚客为尊,各家各户在面对读书人时都多少带有敬意。
好似与雅士相交,自身的地位与修养也在不觉中有所提升。现代生活里也是如此,孩子们自小便被学习的枷锁束缚着,父母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定律深信不疑。
近些年里,有关读书的话题总是时不时会引起大众的广泛讨论,在中国,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读书的试卷成绩似乎远大于他本身可以向社会输出的价值。
但伴随着大量高校毕业生无法谋求到一份生计读书无用论变得甚嚣尘上。我国当代作家王蒙曾表达出这样一个疑问:不读书的人挺有能耐的,书读的多反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文章插图

初读这句话时会有所疑惑,难道王蒙希望告诉读者的是书读得多了反倒没有不读书的人有出息的结论吗?
这位文学大师难道也只是一位希望通过谈论群众敏感问题来吸人眼球的激进分子?在分析他为何从口中说出的这句探讨读书的话之前,我们简单论述一下王蒙在写作中的精神历程。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王蒙,曾因发表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划分为\"Y派\",因此特殊时期的王蒙经历了一段黑暗时光,这也将王蒙对于创作的理念划分为了两个阶段。
80年代前,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倾向,在日常生活上的描写力度远小于政治生活里的叙事,文字里表现出的自身认知观念深受苏维埃社会主义影响,并且对于读书人有着别样的尊重。


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文章插图

80年代后期,\"特殊时期\"展现的政治敏感性让王蒙汲取教训,作品核心也逐渐转向理想主义的体现。
作为一位逆行者,曾是\"少年布尔什维克\"的他在历经磨难后,依然没有抛弃早年的理想主义精神。
平反后复出的际遇让他更加坚定对于历史理想主义的认同,他相信不论现实中的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前方的光芒总归是会照向自己的。
但王蒙在艰难的日子里依旧深刻感受到了现实生活里人性的冷峻,小说《蝴蝶》里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似乎是他在影射自身的心路历程。
理想主义精神之间的反复横跳充分显示了他的内心挣扎。在少量对于现实的批判中,王蒙还是隐约流露出了谅解和同情。


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文章插图

生活阅历的增强使他产生了\"中庸\"的价值观,王蒙坚持自己的理想化观念,但不认同这种观点的完全正确性,这也造就了在他的表述中产生了极具客观性的论点。
在后期的文字或话语里,王蒙常体现一出种强调万物需要中和的态度,表面下往往有着深层含义和极具现实的见解,他更注重人们在精神上的自主能动性。
于是王蒙先生说出这段话绝对不是简单地表述自己内心对于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的看法,更是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劝诫。
这时我们再回到这句:不读书的挺有能耐,书读得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
其实在这句话产生的语境里完整的表述是这样的,王蒙先生表示,在中国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一些人不读书,但是他们鬼精鬼精的,很聪明,还很有能耐。反而一些书读得多的人显得很傻,不太机灵。


读书人|王蒙:不读书的挺能耐,书读多倒显得傻,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