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永不凋谢的艺术——嘉禾伴嫁歌( 二 )


民歌!永不凋谢的艺术——嘉禾伴嫁歌
文章插图

嘉禾伴嫁歌之哭嫁歌
嘉禾伴嫁歌极具代表性的曲目有《半升绿豆》《蛾眉豆》《十八满姑三岁郎》等,一首首传统伴嫁歌把封建婚姻制度及封建伦理中的父权、夫权、族权、神权给妇女婚姻生活造成的许多悲剧表现的淋漓尽致,满腔悲怨之情倾泻得如泣如诉。伴嫁哭嫁,不仅是离情别绪的自然倾泻,更多的是对封建婚姻制度。歌声反映出来的情感极为复杂,有怨恨,有愤怒,有抗争,有疑虑、还有嘻闹打趣的欢乐吉庆。
近年来,嘉禾伴嫁歌与时俱进,在传统形式中能生动地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对本地婚俗、省外婚俗的移易。伴嫁歌是嘉禾劳动妇女创造的女性文学,是反映湘南妇女生产、生活、思维等方式和婚姻习俗的一面“镜子”,是培育和弘扬妇女孝亲敬老、自律笃行、敬业友善、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奋发上进、争取权益等道德风范和思想情操的教科书,也是当今音乐界、影视剧界研究、利用、吸收、创作的范本。
嘉禾伴嫁歌的发展
嘉禾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用歌声倾诉了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几经锤炼和升华,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嘉禾民歌。嘉禾伴嫁歌是华夏民族婚姻嫁娶活动中人间情结最成熟,最古老,最完美,最为有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1949年前,嘉禾伴嫁歌处于自发创作、演出、传承状态。1951—2005年间,地方政府组织4次大规模收集、整理,杨荫浏、俆伯阳、白诚仁等国内众多音乐专家到嘉禾采风,嘉禾伴嫁歌被纪录在国家各种民歌集成和音乐典籍中,只要提及婚嫁风俗音乐时,都以嘉禾伴嫁歌为例子进行阐释。1956年,嘉禾县就作出了抢救嘉禾民歌的规划方案。1978年,省文化厅在嘉禾举办全省民歌演唱会,命名该县城关镇为全省“民歌之乡”。同年,该县通过发动,搜集整理了当地3套民间文艺集成。2003年,嘉禾又以挖掘和提升神农文化为契机,在全县掀起了“写民歌,唱民歌”的热潮,举办了以民歌为主的全县首届文化艺术节。伴嫁歌音乐元素曾被谭盾、王佑贵等知名作曲家广泛利用,被收入《中国民歌》《中国歌谣集成》50多首;曾被张也、吴碧霞、张燕等著名歌手搬上舞台、银屏演唱;电影《芙蓉镇》《山道弯弯》采用了嘉禾伴嫁歌旋律;湖南卫视、央视分别摄制了《嘉禾恋歌》《嘉禾伴嫁》《悠悠嘉禾伴嫁歌》等专题片中。出版的《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歌》《中国曲艺志》等书刊,均收入了大量的嘉禾民歌。2006年,伴嫁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代表性名录。2006年后,伴嫁歌“十三五”保护传承规划制定并实施,先后举办了六届嘉禾民歌艺术节,《嘉禾伴嫁歌》《嘉禾民歌》丛书出版发行。
民歌!永不凋谢的艺术——嘉禾伴嫁歌
文章插图

即将上花轿,唱赞姐和送姐歌曲
嘉禾伴嫁歌的传承
“年青人对本乡本土的婚俗感到稀奇,但会唱伴嫁歌的不多。”湖南省首批“非遗”传承人李桃英说。
“嘉禾民歌的‘春天’已经到来。”“嘉禾伴嫁歌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关注下,一定会走向复兴。”2019年,在嘉禾县民歌发展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1978年,省文化厅在嘉禾举办全省民歌演唱会,命名该县城关镇为全省“民歌之乡”。同年,该县通过发动,搜集整理了当地3套民间文艺集成,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收集整理。2003年,嘉禾又以挖掘和提升神农文化为契机,在全县掀起了“写民歌,唱民歌”的热潮,举办了以民歌为主的全县首届文化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