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陈曦) " 面对渐渐远去的古法手艺行当 , 幸亏有苏沧桑这样的写作者 , 用她细腻的笔调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人、珍稀的事以及鲜为人知的细节 , 苏沧桑丰富了手艺人自身讲述的外延 。 她是一个深度体验者 , 她能够捕捉到每一种生活里不寻常的细节 。 这正是《纸上》弥足珍贵之处 。 " 在近日举办的《纸上》首发式暨研讨会上 , 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清霞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
此项活动由中国作协创联部、北京出版集团、浙江省玉环市人民政府主办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人民政府承办 。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纸上》这部近期受到读者欢迎的作品展开讨论 。
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本文图片

△苏沧桑散文集《纸上》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办
《纸上》由七篇散文构成 , 以中国南方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等为基本元素 , 深入生活现场 , 亲身体验捞纸、唱戏、采茶、养蜂、育蚕、酿酒、摇船 , 截取鲜活的人生横断面 , 深度挖掘其间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文化自信 , 抒写新时代新精神 , 讴歌中华民族山水之美、风物之美、传统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 。
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本文图片

△《纸上》 , 苏沧桑著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纸上》是苏沧桑散文创作上的分水岭
阎晶明高度评价《纸上》 , 他认为《纸上》水汽和雄风齐飞 , 灵气和大气共存 , 这部既灵动又厚重的作品 , 是苏沧桑散文创作上的分水岭或者说转折点 , 这本书每一篇都是有分量的 , 文体上又保持着散文的自觉 , 这意味着她从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 步入了新的境界 。 " 书中的每一篇面对的 , 都是某一传统艺术或技艺的传承者 , 都是身在民间又身怀绝技的人物 , 天然地不乏故事和生动 。 苏沧桑为自己的每一次进入都做了创作上的充分准备 。她把它写得很清美、很飘逸 , 但是又很扎实 , 这样的写法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散文的写法 。 而且我觉得在当前这种情况下 ,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来说 , 有了苏沧桑的《纸上》以后 , 可以说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 。 《纸上》以及苏沧桑个人创作上所取得的进步或者重大的质的转变 , 值得在座的评价家给予高度的重视 。 "
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本文图片

△苏沧桑散文集《纸上》研讨会现场
梁鸿鹰一直关注苏沧桑的写作 , 他认为苏沧桑这些年的进步是各方面的 , " 你发现她开始写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很美的 , 然后就是她叙述的交代都是很清晰、很通灵 , 到了这里就有了非常厚实的东西 。 她在《纸上》不只是还原了劳动 , 她也还原了中国人对待自己的手艺、对待劳动、对于时间的一些思考 。 这些思考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讲可能不是主动的 , 但是在他生活的劳动和技艺传承的过程当中 , 她写的是一种坚守 , 写的是一种原生的至大的道 , 我觉得这是《纸上》值得关注的地方 。 "
白烨也认为 , 《纸上》无疑是苏沧桑散文写作的一个华丽转身 , " 由这部作品开始她就变成了重要作家了 , 因为沧桑找到了自己该写的、会写的、能写的、能写好的、能体现自己特点的、能和自己融为一体的写作方向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对她今后的创作影响会非常大 。 " 他还说 , 《纸上》写的艺人或者匠人 , 其实都是普通老百姓 , 写他们生活的面貌、样态 , 写他们的生活追求 , 其实这是另外一种中国故事 , 看起来是细流 , 但是又跟时代、文化有关系 , 写出了普通人独特的追求和情绪 。 他还提到清代戏剧家李渔的 " 才情者 , 人心之山水;山水者 , 人心之才情 " , 认为苏沧桑跟他很像 , 她走到山水之中去写作、去表现、去感悟 , 能够克服那么多困难 , 表现了她的一种独特的精神 , 她的作品也确实是独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