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二 )


走向民间 , 发现另一个江南
孟繁华评价《纸上》是走向民间的写作 , " 这个发现不只是对民间生活的发现 , 同时也是对民间美学的新发现 。 《纸上》所有的作品 , 都来自作者的亲历 。 这不仅使作者与她的书写对象有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联系 , 同时也发现了不一样的江南 。 在文人墨客的眼里 , 江南草长莺飞、花团锦簇、诗意无限 。 苏沧桑透过历史构造的诗意江南 , 在民间和生活中看到另一个江南 。 这个江南同样诗意无限 , 与历史脉络、风土人情和华夏文明息息相关 。 但是 , 维护、传承、光大这一文明的人们 , 不可能在花前月下或茶肆酒楼中完成 , 而是要在生产实践和劳动现场中完成 。 苏沧桑的散文承继了劳动这个伟大的主题 。 苏沧桑通过笔墨让这些默默劳作的人民跃然纸上时 , 我们才发现 , 自己与这样的形象已经久违了 。 "" 散文要求文学性 , 散文的文学性说不大清楚 , 但是你一读《纸上》就能感知到什么是散文的文学性 。 "
《纸上》收录的《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船娘》 , 均陆续在《人民文学》《十月》杂志刊出 。 施战军说 , "《纸上》在发表的时候我们是很激动的 , 我们还没有过一个散文作品一下子发头条 , 而且整个卷首语都推荐这一篇 , 苏沧桑是一个特例 , 我们认为很值得 。 苏沧桑的写作有她自己的一个系统 , 即通过个人的遭遇、经历、感受等等表达文学和社会、和时代的关系 , 以及人和山川草木之间的生命联系 , " 她的散文与时代、与山川草木 , 更与在时代当中那些和山川草木共命共情的人民结下了缘分 , 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个人物形象简直都成了她的亲人 , 这是她的作品让我们有投入感、有代入感的原因 。 我觉得她找到了一条做文人和做亲人的关系 , 这是她的一个根本点 。 《纸上》充分显示了属于文学的整全之力和整全之美 。 "
陈东捷对此有相同的看法 , 他出去跟作者交流的时候经常拿《跟着戏班去流浪》举例子 。 他说了三个关键词:记录 , 映照 , 介入 。 " 苏沧桑试图做到零距离 。 《纸上》基本上就是写即将消失的一些职业、一些手艺 。 但是苏沧桑写的这些都是鲜活的 , 是在场性的 , 不像我们看到的造纸厂 , 是一个标本性的存在 , 这里面还是一个原生态的动态化的东西 , 甚至包括人物关系非常微妙的部分 。 "
苏沧桑|走向民间的写作,苏沧桑散文集《纸上》在京首发
本文图片

△嘉宾合影
在场的写作 , 记录传统文化鲜活的样态
贺绍俊坦言 , 他愿意把苏沧桑这七篇散文的采访、体验和写作这样一个过程看成是七次文学的行为艺术 。 自己和苏沧桑一样相信文字具有穿越时间的力量 , 苏沧桑要用文字记录中国江南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 , 无论时间怎么流逝 , 无数的记录文字还在 , 苏沧桑是希望用文字抵御时间 , 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字中留存 , " 苏沧桑写了很多人和事 , 但她不是纯客观的记述 , 而是以一种体验性的方式去书写 。 叙述中始终有鲜明的主体性 , 这就决定了苏沧桑在写作中会充分调动想象力 , 以想象力去扩展体验 , 带着特有的体验在广袤的时空下遨游 , 因此她的写作还具有强大的联想性和审美性 。 "
周晓枫说 , " 我很佩服沧桑对写作对生活的投入 。 作家的勇气和能量不是来自于傲慢 , 而是来自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在世界面前保持的谦卑 , 能从生活中来 , 并且不断回到生活中去 , 这个火焰才能生生不息 。 《纸上》涉及到中国传统、古代文明 , 包括东方神韵等等 , 在民间是生生不息的 。 其实我觉得它的好不是在于它是像博物馆标本、一些致敬的文字 , 也不是一个悼亡诗的情感的告别 , 恰恰你看到是这些民间手艺人 , 就是他一饭一书的日常生活 , 是一个鲜活的样态 。 关于传统手艺的传承 , 《纸上》是沧桑非常有效的一种表达 , 也是写作者的一个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