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看到月亮不圆,唐代诗人卢仝为何让蛤蟆背锅?( 二 )


“虾蟆食月”的典故见于《史记·龟策列传》 , “日为德而君于天下 , 辱于三足之乌 。 月为刑而相佐 , 见食于虾蟆 。 ”古人最初认为 , 日蚀是三足乌吞日、月蚀是虾蟆食月造成的 。
格林童话里 , 青蛙可以变王子 。 在奔月神话中 , 虾蟆也能变嫦娥 。 《淮南子》载“月照天下 , 蚀于詹诸” , 詹诸即蟾蜍 , 月中虾蟆 。 汉代张衡说 , 嫦娥奔月变成了詹诸 。 “恒娥遂托身于月 , 是为蟾蜍 。 ”汉文帝名恒 , 为了避讳 , 恒和常同义 , 因此恒娥就成了“常娥” 。
【卢仝|看到月亮不圆,唐代诗人卢仝为何让蛤蟆背锅?】有学者考证 , 至少宋前 , 虾蟆食月和三足乌食日一直盛传 。 宋代出现天狗食月的传说 , 在明朝才流传开来 。 卢仝的《月蚀诗》中同样有天狗出场 , “天狗下舐地 , 血流何滂滂 。 ”诗中天狗被别列为虾蟆的共犯 。
“呜呼!人养虎 , 被虎齧 。 天媚蟆 , 被蟆瞎 。 乃知恩非类 , 一自作孽 。 ”卢仝诗中的蛤蟆精是在影射谁?洪迈《容斋随笔》认为是宦官吐突承璀:“窃意元和之世 , 吐突承璀用事 , 仝以为嬖幸擅位 , 故用董贤、秦宫(董贤、秦宫是汉时弄臣)辈喻之 。 ”吐突承璀是唐宪宗宠信的宦官 , 此前率六镇之兵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 屡败无功 。 虾蟆精也可能指拥兵自重的藩镇 。 杜甫有诗“坡陀金虾蟆 , 出见盖有由” , 曾以金虾蟆暗喻安禄山 。
藩镇、宦官是中唐社会之弊端 。 卢仝诗中 , 或是虾蟆 , 或是天狗 , 都跑不了 。
“七碗茶”坏了规矩?
卢仝生平 , 《新唐书》《唐才子传》等仅寥寥数语 , 且颇多错误 。
卢仝籍贯 , 有范阳、洛阳和济源三说 。 故宫博物院官网上就有范阳和济源的不同说法 。 网站卢仝词条中说其是范阳人 , 而在《卢仝烹茶图》的说明文字中 , 采用了济源人的说法 。
范阳卢氏在唐代是五姓七家之望族大姓 。 魏晋至唐代,每郡的显贵称郡望 , 如韩愈自称昌黎韩愈 , 意思是韩家是昌黎的望族 , 范阳则是卢仝的郡望 。 傅璇琮先生《唐才子传校笺》中考证说:“洛阳为卢仝曾居之地;嵩山为隐居之地;范阳乃著郡望 , 仝实为河南府济源人 。 ”
卢仝有过很长一段隐居生活 , “先生结发憎俗徒 , 闭门不出动一纪”(韩愈诗) , 他少年时厌恶世俗而闭门隐居 , 一纪为十二年 。
卢仝|看到月亮不圆,唐代诗人卢仝为何让蛤蟆背锅?
本文图片

卢仝
卢仝隐居之地有两处 。 一是少室山 , 《新唐书》《唐才子传》都说他曾隐居少室山 。 曾在诗中自称“嵩山之卢” 。 二是王屋山 。 卢仝在《将归山招冰僧》诗中自述“买得一片田 , 济源花洞前” , 花洞即王屋山中的王母洞 , 卢仝自号“玉川子” , 玉川是王母洞附近的泉水 。
卢仝用玉川水烹茶 , 成了千年佳话 。 常州刺史孟简 , 也是孟郊的祖叔 , 给卢仝送来了当地名产阳羡茶 。 卢仝一气喝了“七碗茶” , 由此写成《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一碗喉吻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 惟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 , 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苏轼诗中常用这个典故 ,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 “枯肠未易禁三碗 , 坐听荒城长短更” 。 杨万里打趣苏轼 , “仝吃到七碗 , 坡不禁三碗” 。
其实唐代饮茶 , 讲究三碗 。 陆羽《茶经》说 , “夫珍鲜馥烈者 , 其盘数三 , 次之者 , 盌 , 饮好茶数五” , “第四、第五盌外 , 非渴甚莫之饮” 。 卢仝连喝七碗 , 不合茶道 。 清代袁枚就评他喝茶鲁莽 , “叹息人间至味存 , 但教鲁莽便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