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古建师徒传承( 二 )


2017年9月 , 在曲阜举行的首届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古建筑工艺技能竞赛上 , 笔者带出的工匠在参赛的144名全省古建筑专业技术工人中脱颖而出 , 包揽了木作、瓦作、油漆、彩画四大项目的一等奖 。 在2018年10月举办的首届全国文物修复技能大赛上 , 三孔古建管理处的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 在各级大赛上屡获佳绩 , 也充分证明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 , 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另外 , 三孔古建管理处还有11人获得山东省文物修复师资格 , 占全省总数的1/10还要多 。
师徒制的不可替代性
信息化大数据时代 , 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快速更新 , 在古建筑保护维修等某些特殊领域 , 传统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给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以“家”的感觉 , 缓解初入社会面临的压力、困惑 , 增加对职业的热爱之心 , 有效避免当下动辄跳槽、火速离职的就业态势 。 师傅在工作上、生活上事无巨细关心呵护、启发指引 , 也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个人的飘零无依之感 , 在职场上左突右冲的孤独感 , 让徒弟相信钻研技术是有前途和令人自豪的 , 从而树立长线思维 , 奠定扎扎实实进行传统技艺传承的信心 。
二、可以实现道统的有效传递 , 即工匠精神的继承和超越 , 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同时 , 也让师傅体验到更多的职业成就感 , 锻炼师傅的领导力 , 形成师徒之间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 构成健康良好的技艺与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 有效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失传风险 。
三、可以培养神圣的职业感 , 构建温暖的情感空间 。 现代社会 , 分工越来越细 , 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 每个人都被这种节奏和状态裹挟其中 , 不能自拔 , 普遍有一种紧张感、焦躁感和漂浮感 , 造成了很多个人和社会问题 。 而在古建筑技艺传承领域实行“师徒制” , 师与徒非血缘关系却胜于血缘关系 , 工作环境温润熨帖 , 工作节奏从容递进 , 没有职场竞争的紧张感 , 没有机械枯燥的流水线 , 员工个人的归属感、稳定感大大增强 。 不仅中国证明了古老“师徒制”不可替代的诸多优点 , 远在欧洲的瑞士 , 也因坚持“学徒制”而成为世界劳动品质最高的国家之一 。
师徒模式强调的是通过工匠个性化的细节 , 领悟中国古建筑技艺的人文内涵与技术精髓 , 不仅是看得见的具体技能 , 更包括整体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等精神层面更重要的东西 。 这些优点也正是现代课堂集合式教学始终难以取代师徒传承模式的重要原因 。 近40年的职业生涯 , 笔者从一名瓦工学徒成长为三孔古建带头人 , 对师徒制的优势深有体会 。 回想当年刚刚入行的时候 , 为测绘画古建筑图爬上爬下 , 冬冷夏热 , 灰尘满身 , 也吃了很多苦 , 但在老师的指导下 , 我锻炼耐性 , 不断学习 , 逐渐提高 。 2003年 , 笔者接替老师徐会臣 , 开始全面主持三孔古建的工作 , 但凡工作中遇到问题 , 还是不由自主地去找老师商量 。 这就是师傅教导的尊师重教 , 集思广益 , 学无止境的道理 。
对未来的思考
断了传统 , 断了技艺 , 也便断了民族的血脉 。
融洽而和谐的师徒关系 , 会更加受到80后、90后年轻人的喜爱 。 师徒关系 , 与要求公平良性竞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非水火不容 , 完全可以互为补充 , 相互促进 。
制订带徒计划 , 鼓励师徒模式 , 不限于具体的技能、诀窍 , 更包括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 开放的信息化社会 , 彼此启发 , 相互激励 , 共同进步 , 一起成长 。 今天的社会 , 不再是“教会徒弟 , 饿死师傅” , 而是“徒弟好 , 师傅门前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