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刘先银经典点说《郑风·野有蔓草》果戈里大街上有许多菊花,她们也是金色的( 二 )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 , 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 ,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 , 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平静后 , 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 。 然而 , 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 , 又值仲春欢会之时 , 无需絮絮长谈 , 更不必繁文缛节 。 “邂逅相遇 , 与子偕臧 。 ”只要两情相愿 , 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自可永结同心 。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 , 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 , 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 。 其实 , 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 , 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 , 运用娴熟 。 从《卫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到《郑风·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 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 , 写姑娘的美丽 。 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 , 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 , 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 , 四目注视 , 相对而望 , 也是最自然的表情 。 因而 , 这里的“点睛”之笔 , 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
姑娘|刘先银经典点说《郑风·野有蔓草》果戈里大街上有许多菊花,她们也是金色的
文章图片

哈尔滨 ,美丽富饶 ,四季分明。哈尔滨的秋天是金色的 , 果树是金色的 , 草地是金色的 , 田野是金色的 , 果戈里大街上有许多菊花 , 她们也是金色的, 而夜幕下的哈尔滨 , 更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
——刘先银
姑娘|刘先银经典点说《郑风·野有蔓草》果戈里大街上有许多菊花,她们也是金色的
文章图片
林中栖梦 邵维玺 摄
刘先银经典点说《诗》可以兴 , 可以观 , 可以群 , 可以怨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 , 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 可以观 , 可以群 , 可以怨;迩之事父 ,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
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与名人之名
屠呦呦
屠呦呦:其名出自“呦呦鹿鸣 , 食野之蒿”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出生时 , 父亲屠濂规听到其哭声呦呦 , 随口吟诵出《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 , 食野之蒿” , 并为其取名呦呦 。 自此 , 屠呦呦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蒿 。 ”意为 , 鹿见到蒿草 , 便发出“呦呦”的鸣声 , 呼朋引伴来食 。 有人说 , 《诗经》中的这句话“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渊源 , 那么再看随后的两句 , “我有嘉宾 , 德音孔昭 。 ”意为 , 我有好的宾客 , 他已盛名昭昭 , 这句话似乎更贴切地“预示”了屠呦呦今日的声名远播 。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花一世界” , 花为天地之灵物 , 花团锦簇使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 毛泽东诗词有不少诗句提到“花” , 有泛指 , 有特指 , 有比喻 , 或抒发雅兴闲情 , 或表明赏心悦目 , 或借此怀德明志 。 “落花时节读华章” , 指花朵零落的暮春季节读到柳亚子的诗作 , “落花时节”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吴刚捧出桂花酒” , 指吴刚用沁人心脾的桂花酿成的美酒盛情款待烈士英灵 。 “雪花飞向钓鱼台” , 喻指浪涛叠加的钱塘潮壮观景色 。 “万花纷谢一时稀” , 用鲜花纷纷凋谢来象征严峻的国际局势 。 “桃花岭上风”“桃花源里可耕田”中 , “桃花岭”“桃花源”都是地名 , 寓意江山如画、引人入胜 。 1966年6月“正是神都有事时” , 他“又来南国踏芳枝” , 并非为赏花踏青 , 写下《七律·有所思》表达忧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