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水浒最离奇疑案?此人地位堪比宋江,却遭吴用陷害,背后疑点重重

说起《水浒传》中吴用与李逵到大名府骗卢俊义上山的故事,相信熟悉水浒的读者都不陌生。作者虽然将这一举动美其名曰“智赚”,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吴用的这个计策漏洞百出,变数甚多。那个读者几乎一眼就能看破的藏头诗,卢俊义竟如坠五里雾中,浑然不觉,正如金圣叹所说,把卢俊义塑造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的“呆骆驼”,可谓是个败笔。不仅如此,那首促成卢俊义最终落草,“居功至伟”的藏头反诗在文中还存在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不妨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一、“藏头反诗”的版本由于《水浒传》非一时一人之作,它的成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水浒传》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原始的水浒资料,且《水浒传》成书后,亦分为繁本、简本两大系统,所以情况很是复杂。以现今市面流行的120回本《水浒全传》为参考,这首藏头诗共出现三次,分别为吴用在卢俊义家中口占之诗、梁山群雄围堵卢俊义时阮小二在船上所唱之诗、吴用遣李固下山时提醒李固之诗,笔者根据这些出现的情景,结合原始水浒资料和《水浒传》繁本、简本中出现这首反诗的情况,制成表格如下。水浒@水浒最离奇疑案?此人地位堪比宋江,却遭吴用陷害,背后疑点重重
文章插图
通过比较,我们看出这首藏头诗竟有9种不同的版本!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在属于简本系统的评林本与汉宋奇书中,无论是吴用口占、还是阮小二唱,都与属于繁本系统的容与堂本【笔者按:同属于繁本系统的钟伯敬批评本、袁无涯本等,藏头诗内容与容与堂本一致。】大致相同,【笔者按:吴用说与李固处,因简本中吴用直接说出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组成卢俊义反四字,并没有说出诗的具体内容,所以避免了前后矛盾的问题。】因此简本的情况便可以不作考虑。所以此诗的前后矛盾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和属于繁本系统的容与堂本、贯华堂本之中。水浒@水浒最离奇疑案?此人地位堪比宋江,却遭吴用陷害,背后疑点重重
文章插图
二、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与《水浒传》容与堂本、贯华堂本中藏头诗产生的先后顺序要想探究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与《水浒传》容与堂本、贯华堂本中藏头诗产生的先后顺序,就需要我们知道各自的出现时间。贯华堂本因是明清交际的金圣叹腰斩修改过的本子,【笔者按:目前水浒学界普遍认为贯华堂本为金圣叹伪造,当然也有少数人相信金圣叹所说,认为贯华堂本为古本,这里顺从学界主流说法。】时间肯定晚于容与堂本,因此我们需要考究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与容与堂本《水浒传》究竟孰先孰后。我们先来看看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此剧为元明间无名氏作,最初见于“也是园书目”古今无名氏“水浒故事”杂剧目著录。现存孤本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脉望馆赵清常钞校内府本。而此本并非原刻本,原刻本时间应该更早,至于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再看看容与堂本《水浒传》,论完整程度现存最早的容与堂本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刊印,而现存此本显然非《水浒传》最初的本子。因此《梁山七虎闹铜台》、容与堂本究竟谁更早,光凭目前记载的刊印时间来看,是无法判断的。既然依靠刊印时间来分析孰先孰后行不通,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那就是文本分析。关于水浒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的情节,大致如下:广府铜台城员外卢俊义,其妻贾氏与卢俊义义弟李固私通。为梁山张顺所知,报知宋江。宋江慕卢俊义及其义弟燕青之武艺,听从雷横之言,使吴用赚卢俊义至山东地界,又遣李逵、雷横、张横捉卢俊义上梁山,劝其入伙。卢俊义不从,宋江放其回家。先是李固随卢俊义至山东,雷横告知卢俊义已上山入伙,李固即归报贾氏。及卢俊义到家,二人拿卢俊义出首到官,谓其结交大盗。王太守受李固贿赂,下卢俊义于狱。燕青遂上梁山,报知宋江求救。于是宋江遣吴用率徐宁、雷横、秦明、朱仝、燕青、李逵,共至铜台,救出卢俊义。卢俊义亲自杀死李固、贾氏,随众好汉一同上山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