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诗社|复旦诗社40年:从未中断,名家辈出

成立于1981年的复旦诗社 , 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 。 40年里 , 复旦诗社从未中断 , 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诗人 , 是全国最重要的高校诗歌社团之一 。 2021年5月27日是复旦大学校庆日 , 也是复旦诗社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日 , 社团历届成员和校友在上海THE PRESS(申报馆)举行“复旦诗派诗歌音乐之夜” , 以诗和音乐纪念诗意飞扬的青春岁月 。
复旦诗社|复旦诗社40年:从未中断,名家辈出
本文图片

复旦诗社四十年纪念活动复旦诗派诗歌音乐之夜的部分诗人、校友合影
“全国大学中最早成立的校级诗社”
当晚的纪念活动现场 , 开场一段1988年复旦“青春不朽”诗会开场白的电台老录音 , 把所有人带回了那个青春飞扬、诗意满满的岁月 。 随后 , 傅亮情景再现了当年朗诵许德民的《希望在飞翔》 , 让诗歌音乐会的氛围在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
1981年5月27日校庆日 , 复旦大学第一届“屈原奖”赛诗会在学校最为重要的礼堂上演 , 现场不仅有一千多名学生观众 , 还吸引到乔奇、朱莎、孙景璐、焦晃等表演艺术家 , 以及诗人肖岗、万宁、黎焕颐和《上海文学》《萌芽》《文学报》等刊物的编辑 。
一个校园的诗歌朗诵赛诗活动 , 能够有如此的规模 , 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 , 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 。 究其原因 , 很大程度上 , 是因为那是一个属于理想主义和诗歌的年代 。
复旦诗社|复旦诗社40年:从未中断,名家辈出
本文图片

1981年5月27日晚上 , 相辉堂大礼堂复旦诗社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屈原奖赛诗会 。
学者毛尖曾在《没人看见草生长》一文中深情描述了1980年代诗歌的红火 。 她举的诗人宋琳的遭遇让很多同代人心有戚戚:“诗人宋琳 , 据说二十年后重回华东师大 , 从学校前门走到后门 , 只花了十分钟 , 这让他很悲哀 , 因为以前这段路程 , 他要跋涉一上午 , 路上得遇到多少姑娘多少诗人 , 目标得多少次被延宕被改变!”
复旦大学经济系1979级本科生许德民 , 一入校就被学长拉进了系赛诗队 。 在第二年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赛诗会上 , 他创作的朗诵诗《心灵的自白》代表经济系夺得了创作奖第一名 。 作品针砭时弊 , 表达了青年人强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 , “引起了全场学生强烈的共鸣 , 朗诵全长7分钟 , 其间‘如雷般的掌声’响了二十多次 , 最长的一次竟有三分钟 。 ”
“当时我坐在台下 , 浑身发麻、发抖 , 我甚至不敢看身边狂热的同学 , 我被诗歌的力量所震撼 , 我从来也没想到诗歌的感染力竟然会那么强烈 , 那么激动人心 。 ”许德民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当时走道站满了人 , 窗台上也爬满了人 , “整个登辉堂(按:现更名为相辉堂)几乎被学生的热情所撑破 。 那晚相辉堂里狂风暴雨般的气氛 , 被人称为空前绝后 。 ”从那一刻开始 , 许德民成为了诗的信徒 。
复旦诗社|复旦诗社40年:从未中断,名家辈出
本文图片

复旦诗社社刊《诗耕地》
1981年5月27日 , 第一届“屈原奖”赛诗会后 , 复旦诗社宣告成立 , 许德民成为了首任社长 , 《诗刊》社副主编、校友、著名诗人邹荻帆受聘为名誉社长 , 同时社刊《诗耕地》创刊 。 在此之前 , 复旦大学没有校级社团 。 实际上 , 据许德民查证 , 当时全国大学中也没有全校性的诗歌社团 。
“以往各个大学的学生文学社团基本上是以系的名义 , 或就是一个班级的文学沙龙 。 当年成立全校性的社团审批是非常严格的 。 ”之后 , 华师大夏雨诗社成立 , 上海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机械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学校也相继成立了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