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白起杀降四十万,司马迁信,朱熹不信,考古学家怎么说?

《史记》里,太史公写到一件事——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说的就是秦赵长平大战,此战结果秦胜赵败,四十万赵国将士投降“杀神”白起,尽遭“阬杀”。古来说法,阬通坑,坑杀有两义。一为挖坑活埋。二为杀后尸首堆起来,以为京观,吓阻对手。不过,专家们多取第一义。因为秦始皇坑儒就是用活埋的方式。然而,从古至今,即有质疑,真有四十万人被杀?如何能就这样杀掉四十万人而不被反抗?赵国|白起杀降四十万,司马迁信,朱熹不信,考古学家怎么说?
文章插图
(古代战争剧照)一、司马迁的说法,哪里来的?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最先的出处在《战国策 秦策三 蔡泽见逐于赵章》:楚地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蔡泽是燕人,在本国没有发挥的空间,跑到强国赵国去,又不受待见,被驱逐出境,于是往韩、魏,又到秦国。经过舌战应侯范雎,获得推荐,受到重用,做了相国,不过很快就因猜忌辞职。上面一段话,就是他与范雎对话时所言。我们知道,战国策士,最擅长的就是各种夸张,所以,四十万,未必是准确的。专家们考证,在司马迁之前,关于四十万的历史记载,也就这一处了。所谓孤证不立,但也有可能,是流传至今的没有而已,很可能,司马迁那个时代,是很多的。问题是,太史公自己的记载也不尽然。一会是四十余万尽杀之,一会是杀卒四十五万,一会是卒四十余万皆阬之,一会是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都是你写的呀,可却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四十万还是四十五万?到底是整场战役赵军战死及俘后被杀四十万,还是光光降卒就杀了四十万?二、司马迁的说法,谁信,谁不信?作为先起的大家,后世信司马迁者众。如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里,就直接引用了他本家的话。以追求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的司马光尚且如此,那就更不必说写小说的、编戏剧的、讲相声的了。当然是冲突越激烈越好,数字越吓人越好。有趣的是,反倒是文学家朱熹这样质疑——长平坑杀四十万人,史迁言不足信。败则有之,若谓之尽坑四十万人,将几多所在!赵卒都是百战之士,岂有四十万人肯束手就死?决不可信。然则,以朱子之地位,竟然无法使得儒生们尽信自己。毕竟,司马迁的煌煌巨著,根本就是读书人无法翻越的大山啊。赵国|白起杀降四十万,司马迁信,朱熹不信,考古学家怎么说?
文章插图
(古代战争剧照)死读书、读死书者众,挑战权威,又有几个胆?又有几人敢?三、那我们该信谁呢?专家们考证,以当时整个赵国的人口而言,赵国可役兵役的男子在50-60万。而在此之前几年,相国田单就对赵括他爸赵奢动不动就带一二十万人打仗很是不爽,觉得你这样搞,种田的人都快没了可见,学者们的推测,还是很可信的。如果真在长平就死了四十多万,赵国必然会一蹶不振,哪里还可能恢复元气、甚至在后来给秦国重大打击呢?当然,这都是推测而已。我们知道,史书的记载,有时候是很不靠谱的。正史都是后人写的,后人又是根据前人的资料来的,前人又是有着自己情绪的。比如前面的蔡泽,被赵王赶走了,恨吧?那我使劲夸大,赞扬秦国之功绩,范睢当然很高兴,不会说,哥们,悠着点,别翻车了,你这不符事实啊……而后来的儒者们,为了赞美仁政,当然更会渲染秦国之残暴了。所以,有时候考古比书里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