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沉思——冯至|建构一个作为精神探索者冯至形象的佳作

建构一个作为精神探索者冯至形象的佳作
——读王邵军《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
生命在沉思——冯至|建构一个作为精神探索者冯至形象的佳作
文章插图
《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王邵军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于洪良
【 生命在沉思——冯至|建构一个作为精神探索者冯至形象的佳作】在文学的浩瀚历史长河里,30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是,执着于对一位作家的心仪与追随、关注和敬慕始终不渝,心摹手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邵军做到了。从1991年开始撰写出版《生命在沉思——冯至》(花山文艺出版社)到2020年12月修订出版《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人民出版社),这三十年间,诗人冯至对自己的影响,王邵军这样说,“回顾这些年来,他对我的影响甚大。虽然仅仅拜访面晤一次,但在写传记的过程中,先生于我,就如忘年之交的老前辈一般,立体而鲜活。他从不间断的思考,他的生活即思想,他思想中闪现的沉潜、坚忍、断念、舍离、决断、不断地自我否定、天地境界、人民性……这些精神之光,时常照到自己的内心,照亮前行之路。”
冯至(1905—1993年)是谁?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年轻读者而言,或许有些“小众”,但这丝毫不影响冯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早在1935年,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曾说过他的“叙事诗堪称独特”。被李广田称为“那在平凡中发现了最深的东西的,是最好的诗人”。抗日战争时期,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在广西桂林出版,在文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人称之为中西诗学的融合的代表,在中国诗学史上一直为人所称道。著名诗人学者郑敏这样评价冯至:“我认为他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说他的诗独步诗坛也不为过。”而作为一个翻译家和学者,冯至是中国德语文学的开创者和杰出学者,他对德语文学特别是对里尔克与歌德的研究,为中西文化融通架起了桥梁,是真正的“世界性学者”。因此,倘若评价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诗歌创作,对冯至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后来,冯至又完成了散文集《山水》和诗性小说《伍子胥》《杜甫传》等,从这些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文字的美感与诗意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对生命哲学的阐释。特别是《杜甫传》的创作,冯至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酝酿,至五十年代初才发表出来,毛主席读后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如此看来,在现代文学作家群中,冯至是独特的;对冯至的关注与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时至今日,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冯至的单篇作品、诗集,还是评论与传记,冯至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注意。由于作为诗人的独特性,冯至逐渐被研究者重视。作为集学者、作家、诗人于一身的代表性诗人,冯至的创作始于对个人孤独感的抒发,终于对自我人生经历的反思。对现代诗人,大致可分为两类——知性诗人与感性诗人。一般认为,感性诗人强调自我生命感的抒发,在时代与自我的命运中寻找情感的落脚点;知性诗人则强调将自我生命感与哲理沉思相结合,在介入时代与超越时代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知性诗人以哲理入诗、追求生命超越感的特点使其具有明显的现代品格。研究这一现代品格、将这一品格纳入中国诗学传统,一直是我国现代诗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冯至恰好处于现代派诗歌由“主情”到“主智”转变过程的中间,其作品集中了现代知性诗情智融合的写作手段;更由于他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写作习惯,使其代表并记录了我国知识分子面对西方现代思潮的典型心态。因此,探讨冯至的精神世界,对现代诗歌研究与现代思潮在我国的接受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