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将成未来主流职业群体
【光明时评】
作者: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今年以来 , 就业话题的热度始终不减 。 在人才市场中 , 有一群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紫领” , 值得我们投以更多关注 。
【|“紫领”将成未来主流职业群体】所谓“紫领” , 是指拥有管理创新、实践操作与综合协调等多重能力 , 横跨不同领域、行业的新职业群体 。 根据国家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 , 目前国家共收录职业资格72项 ,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 ,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 。 这些分布于各个行业具有一定“管理+技术”能力 , 且被国家或社会认定为专业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的群体 , 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 事实上都可以被视为“紫领”群体 , 或未来有成为“紫领”的潜力 。
从数量上看 , 据全国总工会今年6月的估测 , 截至2021年年底 , 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 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 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 。 但这一数据仅囊括了那些与正式组织建立正式联系的“紫领” , 更多属于个体化且灵活就业的“紫领”群体并未进入官方的正式统计口径之中 。 考虑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 , 未来“紫领”群体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 且有成为主流职业群体的趋势 。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 “紫领”群体的出现并非仅是市场、技术、竞争与时代的产物 , 同时也蕴含着“紫领”群体对自身所处职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种补充 。 简言之 , “紫领”群体具有的“多重穿透”特征 , 使得这一群体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与转型中的重要主体 , 在服务业升级、城乡就业转移、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劳动者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 , “紫领”群体更有可能实现社会阶层的穿透 , 增加社会流动 , 提升“共同富裕”的质量 。 传统职业中的“白领”通常被视为中产或新中产阶层 , 而“蓝领”则被视为中产以下的阶层 。 “紫领”群体因此可能实现一种社会阶层的穿透 。 其一 , 新的“紫领”群体更可能借助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快速积累经济资本 。 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 , 既具有管理创新能力、又熟悉制造流程且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新IT人才” , 将会成为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的主力军 。 其二 , “紫领”群体所拥有的“技术+管理”的个人品牌会提升其社会声望 , 带来更多的符号资本 , 而那些在上述领域表现优异的“紫领”群体 , 更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本 , 进入更高的综合管理岗位 。
其次 , “紫领”群体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穿透推动微观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既往由国家通过制度设计来进行引导、规范的产业结构转型往往缺少微观层面的实践主体与抓手 , 而“紫领”则可能成为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践者 , 可以更好地结合新技术使用面向社会需求 , 同时不受既往产业结构分工及其相关经济逻辑的制约 。 在此意义上 , “紫领”群体成为微观层面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 为当下经济结构转型尤其是“供给侧结构转型”提供了微观动力 。
再次 , “紫领”群体可以通过科层制的穿透为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变革提供新的微观逻辑 。 “紫领”群体基于新技术、新场域、新时空所形成的新的工作逻辑 , 弥补了既往科层制所强调的明确规章、清晰级别、精细分工、专职专人等带来的可能缺陷 ,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 为市场变革在微观层面上提供新的发展逻辑 。
总的来说 , 在市场、技术、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紫领”势必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主体 。 为更好促进“紫领”群体的发展 , 当前需重视宏观政策引导 , 提升均等化公共服务 , 如对“紫领”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购房购车、项目承接资质等领域进行优化;此外 , 还应构建正面话语体系 , 培育职业道德与职业组织 , 拓展以“民生”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 。
- 高考|年轻女子提桶在街头找工作,“我还年轻要求不高,月薪至少1万”
- |“老实人”在职场成贬义词,任劳任怨没人珍惜?毕业生认知被颠覆
- 国企|“中国铁建”公开招聘,入职可享五险二金,学历越高薪资越可观
- 中公教育|教师考编试题: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06-30
- 应届生|为什么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不考公,或许不是因为穷,现实很“无奈”
- 求职|考试失利后,“打工跟上职高”哪个好?老师观点点醒了许多家长!
- 求职|小伙在某网站上应聘“高薪”殡仪馆保安,仨月就赚了3000多元
- |人过五十:在朋友圈里,请收起你的“热情”
- 鄱阳湖|进入七月,“长江流域”开始放钓,想要连竿爆护?这几点必须清楚
- 老板娘|“买11包烟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