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朱良志:有人打着审美的旗号来满足私欲,却不知追求美需要节制( 三 )


究竟什么是真实?我们看西湖 , 葱郁的西湖很美 , 但大雪飘飞时也很好看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一切都停止了咆哮以后 , 我们也感觉到美好 。 这个时候 , 跳出外在世界的表象 , 看世界的真实 , 成了艺术最根本的东西 。 而中国传统艺术所说的“幻” , 并不是西方视觉心理学范畴的“幻” , 是存在是否真实的“幻” 。 所谓“性” , 就是真实的一种呈现 。
比如倪瓒画竹 , 他画的并不是竹子本身 , 而是通过笔法和构图 , 呈现出独特的生命感觉 。 过去我也不太理解 , 后来我在故宫看到他的长卷之后突然明白 , 他并无意把竹画得很像、描摹动感形象 , 他画竹只是为了表现一种看到朋友来时的激动 , 以及当下自己从容潇洒的自在感受 。 画中传递了他的真实感觉 , 这便是“得其性” 。
金农有一幅画《寄人篱下》也是如此 。 这是他70多岁时在扬州画的 , 画面中有一个篱笆围住的院子 , 院内种满了梅花 , 院门小小的 , 飘落一地的梅花 。 金农所画 , 并非梅花本身 , 与画面似有关又无关 。 他表达的是寄人篱下的心情 , 再往深一层 , 可以说人生在世便是一个寄客 ,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像泥地上的梅花一样 , 不为世俗所污染 , 独自绽放洁白 , 独对世界的萧瑟 。
|北大教授朱良志:有人打着审美的旗号来满足私欲,却不知追求美需要节制
本文图片

金农 杂画册之十一 19cm×27cm 1759年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抽离生活本身对艺术是一种损害
读书周刊:“涉事”是八大山人1690年-1695年间在款跋印章中常常使用的一个词语 。 您说传统文人艺术家视书画和诗歌唱和为“余事” , 他们作书作画只是“涉事” , 不以为是在进行“高大上”的艺术活动 。 怎样理解这种“涉事”的态度?
朱良志:八大山人的“涉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 梳理的时候我都感到很激动 。 “涉事”其实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艺术的边界问题 。 这种说法源自佛教 , 表达了一种平常心 。 “涉事”是为了自己的心灵 , 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 同时这就是生活本身 。 在中国传统艺术观念里 , 艺术和生活就是彼此相结合的 , 艺术是人生活的延伸 。 所谓“画为余事” , 就是说闲来无事、涂抹几笔 , 这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 并不以创作为目的 , 也不求有所产出 , 拿到市场上换取钱财和赞助 。 艺术品、艺术家抽离生活本身 , 实际上对艺术是一种损害 。 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这方面的思考是比较深刻的 , 值得我们汲取学习 。
艺术的世俗化、生活化也是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途径 。 比如文徵明的创作 , 基本上都是以生活为中心 , 他的绘画技术只是对他的具体生活场景的一个记录 。 我们看他画的《中庭步月图》 , 就是记录了他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很高兴、随后到院子里散步的场景 。 月光朗照 , 他们带着酒意散步 , 这种愉悦没有话语可以表达 。
看他的画 , 我们可以感受到苏东坡所说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哪个夜晚都有月亮 , 很多地方都有好的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 但为什么往常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美?只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平常的心 , 被种种外在的东西裹挟 。 我们把世界当成对象去消费 , 便越来越远离世界 。 中国文人艺术的主旨就是让人回到生活中 , 恢复生命的感觉 , 让钝化的人生恢复活力 。
读书周刊:在“美”被作为商品和资本的今天 , 传统文人对于美的追求 , 以及文人画中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 , 能给人们 , 尤其是艺术创作者和从业者带来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