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朱良志:有人打着审美的旗号来满足私欲,却不知追求美需要节制( 五 )


对于文人画中“幻”的问题也存在误读 。 有些人把明清艺术家谈论的是否存在真实的“幻” , 认为是西方视觉心理学意义上的“幻” , 并看作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 。 实质上并非如此 。
还比如对徐渭的误读 , 让我非常痛心 。 有的人把徐渭称为“中国的凡·高” , 认为他是精神有问题 , 因为内心的狂躁和压抑不住的冲动 , 才会在笔墨上表现得这样狂躁 。 这完全是走到了真实的徐渭的反面 。
再比如对于八大山人画作上混乱的空间位置 , 有的人感觉很奇怪、很幽冷 , 认为是八大山人晚年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下降造成的 。 这样去想 , 如何能读懂八大山人的艺术?
近年来 , 以西方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来阐释中国艺术 , 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 。 我举这些例子想表达的是 , 要理解绘画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 , 终究还是要走到我们自己的精神内核中 。 只有对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脉络有所了解 , 才能够真正走入艺术的世界 , 不然看到的只是皮相 。
读书周刊:您在谈到石涛的时候也说过 , “我自用我法”释放了他的生命创造力 , 但这一理论却被今天一些所谓的艺术家所用 , 为他们缺乏基本绘画训练开脱 , 给他们所谓“大胆恣意”的创作方式背书 。 这也是一种误读 。
朱良志:石涛的作品流传比较混乱 , 有较多伪作 ,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看过真迹 。 石涛既有狂涛大卷的一面 , 又有缜密、细腻的一面 , 他的笔墨功夫以及艺术修养和哲学智慧 , 在中国艺术史上堪称一流 。
文人画的发展从明代中期到明末清初时期 , 越来越倾向于枯笔渴墨 , 认为湿则俗、干则雅 , 笔墨的干湿成了雅俗之辨 。 但石涛在晚年提出 , 干也可、湿也可 , 他并不认为湿是俗气的 , 也不认为大写意就代表没有法度 。 “我自用我法” , 关键是要激发自己的内在创造力 , 但这种创造并不代表可以没有基础、功力 , 胡乱涂抹一气 。
可惜的是 , 现在的艺术市场上存在一些人 , 拿“我自用我法”作为开脱 , 拿个油彩桶往布上一泼 , 或是沾着颜料在纸上一躺 , 就认为是在进行艺术创造了 。 这分明是把自己的浅薄当成创造 , 压根不能称之为艺术 。 我们要警惕这种功利 , 对这些不具备艺术基本品质的东西保持清醒 。
|北大教授朱良志:有人打着审美的旗号来满足私欲,却不知追求美需要节制
本文图片

八大山人 双鸟图轴 纸本墨笔 75.3cm×35.8cm 1694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文化艺术的分享要做好细密的功课
读书周刊:如今 , 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 , 不仅是国外的名画、大展 , 国内这些年举办的如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苏轼书画特展等 , 也都火爆空前 。 这是否体现了文人画的生命力?
朱良志:现在的艺术氛围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 以前很多名画要不藏在深宫 , 要不就是被人收藏、秘而不宣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 对文化艺术生活也越发渴求 。 近10年来 , 我们国家的博物馆也和国外诸多博物馆相互呼应 , 组织了许多精彩的大展 , 让艺术品面对鲜活的人 。 比如苏州博物馆做的仇英、沈周、文徵明等苏州籍画家的展览 , 吴湖帆的收藏展等 。 这类展出让大量艺术品得以进入普通人的视野 , 走入寻常百姓家 。
去年故宫博物院做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 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作品 ,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走近了苏轼的生命智慧和北宋的文人生活做派 。 观众可以感觉到与自身生活切近的既风雅又有人文特性的东西 , 促进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本身进行反思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我觉得目前国人的艺术欣赏已经逐渐进入了深水区 。 令人欣喜的是 , 我们的学术研究也顺应潮流 , 配合展览出版一些书籍 , 让人们有更多了解艺术的途径 。 我想 , 这些工作对文化的推展 , 对唤醒沉睡的文明 ,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