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2)汉字无双:汉字不用字母,为何能对应汉语,不像日语字音脱节?

文字与语言谁先出现?对于字母文 , 文字毋庸置疑在后 , 因为其出现就是为了描述与记录语言 。 但汉字就很难说 , 如果汉字是为了描述汉语而出现 , 那没用字母形式 , 却还能做到和谐对应 , 不像日语 , 字与音割裂 , 就实在是匪夷所思了 。
【汉字|(2)汉字无双:汉字不用字母,为何能对应汉语,不像日语字音脱节?】我猜汉字诞生很早 , 早到那时候 , 社会还很初级 , 语言也很简单 , 一个音节就能描述事物 , 数百个单音节足以畅通无误的交流 。 所以此时的文字并没有强烈的表音需求 , 汉字自然可以选择象形 。 最初的几百个汉字 , 必定都有独自的音节 , 可以是合体字 , 但绝不会是形声字 。
汉字|(2)汉字无双:汉字不用字母,为何能对应汉语,不像日语字音脱节?
本文图片

当新事物越来越多 , 或者事物要细分 , 比如以前只说木 , 现在还要分松柏等等 , 音节就渐渐不够用了 。 怎么办?自然可以用两个甚至更多的音节组成词语来描述 , 字母语言就是走这个方向的 。 但汉字已经出现 , 又是单个的 , 所以汉语没走这条路 。 依旧坚持用一个音节来形容事物 , 但附加音调 , 这样能区分的单音 , 一下就扩充了4倍 。 这时 , 形声字应该出现 。
随着新事物增多与细分的继续 , 音节再次告罄 。 怎么办?先民决定汉字继续扩增 , 音节就由它重复 。 同音字应该就这时出现的 , 但这或许并不是同音字出现的唯一原因 。 华夏族分布广阔 , 各地在发展中有可能各自造出不同的新字 , 哪怕是对于同一事物 , 到大一统的时候 , 音节难免重复 。
由于同音字的存在 , 为防说话时分不清 , 口语中开始给一些字头老这类的虚词助词 , 比如瓶子 , 锄头 , 老鼠 , 以便区分 。 随着同音字的增多 , 口语愈加偏向用词语来更清晰的表达 。 像给字加定语如水稻 , 青天 , 大地 , 把相关字并列如官员 , 文章 , 马鞍 。 渐渐 , 口语就转向以词语为单位 。 而文字表意够清晰 , 且以前书写困难 , 书写材料昂贵 , 自然力求简洁 , 就继续单字行文 。 最终两者分道扬镳 , 形成文言与白话两套体系 。
再后来汉字已完备 , 文明进步又放缓 , 给人一种日光之下无新事的感觉 , 似乎总万变不离其宗 。 于是汉字不再新增 , 转而造词描述细分与新事物 。 但这类词 , 没有虚词定语之类的赘字 , 每一个字都必不可少 , 比如司南 , 火药 , 胡椒 。
到了近代 , 新事物又涌现 , 为此造了很多新词 , 像轮船 , 火车 , 电报等 。 过多的词语夹杂在文言中 , 与其单字行文的风格不合 。 更重要的是文言宜看不宜听 , 不方便学术新知识的探讨与交流 。 所以 , 最终在白话文运动中被取代 。 但文言的学习仍是必要的 , 既是打开古籍文库的钥匙 , 也是掌握汉字本义的捷径 。 只有掌握汉字的本义 , 造词才有章法 , 才能维持汉语的稳定 。
外来物的翻译 , 是汉语最后一阶段 , 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 我觉得能意译要尽量意译 , 意译的词不仅和谐 , 而且易于领会 。 音译则要慎用 , 图省事的话 , 还不如直接引用外文原文 。 像巧克力 , 就不伦不类 , 这类词多了后必然影响阅读 。 造新字更要慎重 。 元素周期表的造字就十分严谨 , 首先符合汉字规律 , 再者元素是很基本的事物 。 而有些造字就很随便或者不必要 , 是对汉字的亵渎 。 比如熵 , 既看不懂 , 所指也不够基本 , 理应以词翻译 。 又比如葡萄 , 虽然符合 , 但忽略了一点 , 汉语可以造新字 , 也可以组新词 , 来形容一个事物 , 但绝不会并用 , 这不符合汉字的单一独立 。 所以不如原译蒲桃 , 省造两个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