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意大利“国宝”文物之一的雕塑“休息中的拳击手”派出百分百还原的复制品参展;记录了庞贝古城街道与城距情况的石碑上 , 写满了奥斯克语铭文;差点因“伤情”耽误展出的双涡旋柄高脚杯形酒缸静静矗立在展柜中……作为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馆庆系列活动 , 以及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重头项目 , 由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馆司、罗马国家博物馆、意大利驻华使馆合作举办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10日开幕 。
本文图片
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 , 系统反映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 , 展现意大利文化渊源的丰富多彩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展览中展出有若干件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 , 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 , 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 。 一部分见证了罗马历史的转折的货币也是意方为中国观众特别准备的“礼物” , 希望通过它们多维度体现货币生产、发展、流通等因素对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
本文图片
展厅里 , 一件件文物“意”味浓郁 。 展览中方策展人潘晴说 , 展览的选题尤为宏大 , 它叙述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化进程;不仅展现了意大利起源的文化多样性 , 也彰显了奥古斯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国泰民安、文化繁荣发展的盛况 。 展览分为11个主题单元 。 前4个单元从社会、语言和宗教的多元视角展现罗马统一前意大利文化的“马赛克现象”:精美丰富的随葬品 , 反映了不同族群、阶层、性别的墓葬习俗 , 也可以一窥贵族的生活情境;不同铭文的石碑 , 让后人得以了解意大利文在向拉丁语系同化过程中的原始特征;众天神及英雄人物的雕像 , 在对比中呈现不同信仰的差别和特性 。 展览后6个单元按照时间线展现了古罗马共和国扩张期间 , 特别是从布匿战争(公元前264-146年)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年-公元14年)发生重大历史变革后 , 成为一个地理、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 。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展品 , 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意大利各地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社会现实 。 展览还展现了奥古斯都及其家族和后代 , 特别是那些精美绝伦的官方肖像和雕塑 , 令人叹为观止 。 最后一个单元是专门为中国观众组织的古罗马货币 , 见证了罗马历史的转折 , 多维度体现了货币生产、发展、流通等因素对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
本文图片
每件展品都值得仔细打量 。 一件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森林之神西尔瓦诺斯的圣坛 , 四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样 。 如果站定细看 , 上面讲述了罗马的起源——母狼哺育双胞胎的神话故事 。 潘晴绕着四周 , 讲解纹饰细节:“战神的战车 , 还有维纳斯的出现 , 这些画面表达了罗马民族具有神祇血脉的主题 。 ”
胜利女神像的翅膀在展厅结尾处亮相 。 这是神像的右翼 , 表现出休憩的姿态 。 一层层的羽毛是匠人用小刻刀精雕细琢而成 。 经过专家鉴定 , 从雕塑的真实性和工艺水平看 , 它创作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 。
本文图片
“这次展览是国博自疫情以后举办的首个国际展览 。 ”展览策展助理何书铱说 , 我们第一次尝试视频点交——国博借助视频会议的平台与对方连线 , 双方工作人员通过镜头共同检查文物 , 并在意大利借展博物馆人员的指导下 , 把珍贵的文物摆放到展台上 , 并进行加固 。 “由于意大利与中国有6小时时差 , 我们每天15时点至0时点交 , 干了整整8天 。 ”
- 罗马国家博物馆|国博大展上新“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展
- 西藏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新馆开馆侧记:走进文化地标 传承历史文脉
- 意大利|(遇见中国)“半辈子都在中国”的意大利人想把中国非遗文化介绍给世界
- 单霁翔|单霁翔谈故宫文化博物馆落户香港:让香港同胞自豪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 龙门石窟研究院|古阳洞:龙门石窟开凿起点 中国书法艺术丰碑
- 中国诗歌学会|李玫瑰:我突然想谈论人生|诗人自选
- 招聘|“中国石油”开始扩招了,对这3类人很友好,工资方面也是很可观
- 许鸿飞|“踏歌而来——许鸿飞雕塑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西展览厅展出
- 中国文学|每日书单|中国文学(非虚构)图书(一)
- 木槿花|农历中国|六月十三·木槿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