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小说《最后的电波》封面 。
本文图片
话剧《铁流东进》舞台照 。
本文图片
话剧《铁流东进》舞台照 。
文学作品转换成其他艺术形式的传统由来已久 , 近些年来更是佳作迭出 。 如刘慈欣《流浪地球》改编成电影 , 毕飞宇《青衣》改编为电视剧、舞剧、京剧 , 路遥《平凡的世界》、梁晓声《人世间》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等 。 这些改编后的作品频频“出圈” , 成为文化热点 , 展现出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拥抱、交融、相互激发的巨大张力 。
近日 , 根据作家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 ,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铁流东进》登台国家大剧院 , 反响热烈 , 好评如潮 , 再度引发关注 。 《最后的电波》发表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 , 并获得了2018年度“弄潮杯”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 从小说到戏剧 , 《铁流东进》在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道具、灯光、音乐等多方面均展示出艺术的高水准 , 可以说是从平面文学到立体舞台改编的成功典范 。
舞台二次创作 , 人物“活”起来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小说《最后的电波》讲述的是皖南事变后 , 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将士被围困于白马山区时 , 利用李安本这位电报局职员 , 以电报的方式与江北军部恢复联系 , 最终在顾绍彬团长等新四军将领的率领下顺利突围的故事 。
从小说到剧本的改编 , 涉及从文字作品到舞台表达转化的过程 , 话剧《铁流东进》在剧本上下了很大功夫 。 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 , 最终都是看人物 。 《铁流东进》成功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舞台的二次创作 。 剧中 , 无论是归国抗日的华侨 , 还是带着江湖气息的草莽大汉、下山的道士、柔弱的少年 , 每个角色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 , 真实而鲜活 。
例如 , 通过对主人公李安本姓名的“补白”与“解读” , 戏剧放大了原本文字的信息传递:安本 , 安分守己——老百姓就是想这样过日子的 , 但是是什么让他们不能安本?是什么原因让李安本原本可以当一个好兵的 , 却从战场隐退回到家娶妻生子?剧中交代了 , 是历史的动荡 , 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 , 是李安本的舅舅在战场上踹的他那一脚 , 让他选择踏踏实实过日子 , 去追求“安本” 。 通过这个值得琢磨的名字 , 老百姓朴素的期待也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
类似这样耐人寻味、画龙点睛的改编还有许多 , 比如原著中的“小彭”变成了“小火柴” , 代表了点燃的微火和一种希望;“答答滴滴滴 , 滴滴滴答答”不仅是符号化的电码 , 而且成为了最好的祝福 , 一句台词蕴含多层含义 , 满含深情 。 从“最后的电波”到“铁流东进” , 更展现了一种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 真正符合立体的舞台呈现 。
引人入胜的舞台表演 , 也为作品增光添彩 。 李安本的角色塑造张弛有度 , 是有刻度的表演 。 演员在扮演老年李安本时 , 演出了年龄特质 , 但是不颓丧;青年李安本 , 则是一个佝偻却狡猾精明的形象 。 李安本经历蜕变 , 成为新四军战士后 , 又展现了豪迈之气 , 这些都通过演员的头、胸、腿、脚以及行、立、坐、卧、眼神、语气等方面表现出来 ,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表演水平 。 剧中王挺饰演的顾团长 , 在戏中起到了“变压器”效果 , 他的表演节奏、温度、强度把握得很好 。 震撼和感动的分寸 , 把控得很真切 , 将剧场变成了一种弹性的空间 。
- 沈从文|沈从文: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
- 文物|文载历史 物已传世|从文物中品读乌海故事
-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候选者:沈从文
- |从文坛陕军到戏剧陕军,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10月列阵京城
- |“戎人内迁伊洛”:从文献中走出来的历史
- 沈从文|周四写作课|写到人性和人情的更深处
- 沈从文|沈从文:天旱地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
- |话剧《铁流东进》:寻找的初心与追随的决心
- 沈从文|今天,我们换一个视角了解沈从文,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
- 沈从文|沈从文逝世34周年:现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浪漫派,为何让我们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