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抵达文化人格的化境——评《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风骨》以人品和文品为关键词 , 呈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 舒晋瑜通过与29位学人的访谈 , 聚合生活轨迹、人生思考、文艺创作三个题材域 , 凝练他们的高洁品性与旷达文风 。 作者选择从学养切入 , 讲述当代学人“风骨清举”的为人、“明朗刚健”的为文 , 在治学中保持对信念的忠诚、对生活的热诚、对文学的赤诚 , 其作品立足中国大地 , 承继中国文化和描画中国气象 。
王运熙诠释《文心雕龙》风骨论时说道 , 风为清、显、明 , 是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 , 骨为精、健、峻 , 是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 刘勰理解的文风之清依赖作者的意志、气质和品格 , “作者的思想感情骏发爽朗 , 就产生作品风貌的清明显豁的特征” 。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风骨》一书的“风骨”蕴含三层含义 , 首先文品及人品皆是风清骨峻 , 其次本书写作也讲求去除藻饰 , 以端直为本、以情真为翼 。
风骨|抵达文化人格的化境——评《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本文图片

《风骨》文题直接亮明学人的自我要求或学术要求 , 舒晋瑜从平等的对话思域中发掘采访对象宽厚睿智的心灵向度 , 她的思考呈漾开式圆波节律 , 层层推进 。 文章皆以采访手记开篇 , 铺设生活语境 , 运用他视角(作者)和我视角(学人)相结合的叙事策略 , 在人物重要经历的记述中埋设论题 。 作者扣住“情怀” , 特别注重观察学人对人与世界的感情 。 例如 , 我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周有光);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马识途);我什么“主义”都不管(钱谷融);我生下来应该是干这一行的(任溶溶);我希望织造出一番激越浩荡的生命气象(徐怀中);我毕生追求美文(谢冕) 。 这六篇文章以“我想”为落点 , 表达个体的生命态度 。 作者采用顺流式叙事行文 , 巧妙从他视角落笔 , 折回我视角 。 不到绝顶永远不停(许渊冲);像小草 , 更像战士(草婴);即使像蚂蚁爬 , 也要写下去(宗璞);努力给历史留份底稿(宁宗一);提倡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丁帆) , 这类文章实际是逆流式叙事 , 由其学术贡献切入 , 从我视角下沉入他视角 。 “我”“他”搭建全书框架 , 具体到人物素描 , 作者又内嵌一重内视角/外视角的结合 , 由采访对象的自审和采访者的他审 , 结构每一篇文的筋骨 。
舒晋瑜的记述 , 提供了当代学人的私人记忆和日常记忆 , 从中彰显学者一生的淡定与自持 , 她用丰富实例 , 破解治学及为人之道 。 我认为 , 文中之道的核心在于求真、求实、求美 , 而求真之器是由律己申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 钱谷融倡导“治学的道理和做人是一致的 , 首先必须真诚……我什么主义都不管 , 就是凭自己的感受 , 说自己的真心话 。 ……真正的批评家应该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 不会因为私人感情不讲真话 。 ”吴小如坚守父训——做学问首先是做人 , 就是人品要好 。 谢冕秉承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张承志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外号“凶神一号”的蒋子龙 , 永远对生活饱含“深情” 。
学人以人文关怀再现其所处的时代 , 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见证且参与一个时代的文学 。 冯其庸的学术研究依托三证 , 即文献记载、地面遗迹、地下古迹 。 温儒敏恪守恩师王瑶教诲:“板凳要坐十年冷 , 文章不写一句空” 。 雷达告诉读者他应是“一个真实的、热烈的人 , 一个复杂的、矛盾的人 , 一个绕系着文化精神冲突的人 , 一个心灵在场、注重从体验出发的人 , 一个与我的年代的生活和心灵紧紧相连的人 。 ”彭荆风书写云南边疆70年 , 足迹遍及红河、怒江、澜沧江流域;韩少功开发湘地的民俗、风物、语言 。 邓友梅建议文学绝不可“随大流” , 作品要有趣且有意 。 拥有“四驾马车”的冯骥才 , 反复提及他这一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使命感 , “无论是我早期的问题小说、伤痕小说 , 还是后来的文化小说 , 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 , 即使有一些看起来是历史小说 , 实际都和当代社会有密切相关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