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

尼玛初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王祥龙 王攀
7月,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藏式陶艺传习所里,藏族姑娘布莫手里拿着藏式陶艺品,对着面前的直播手机,吆喝着“这是我们手工做的陶壶,喜欢的话就赶快下单吧”。
5年前,布莫还是一名牧场的放牛娃,而今她已是壤塘县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依靠销售藏式陶艺品,她平均每月挣到4000多元。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壤塘县拥有3项国家级、8项省级、32项州级、60项县级非遗项目。用好非遗传承,圆梦小康生活,壤塘将非遗文化“软实力”转化成小康生活“硬支撑”,探索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 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
文章插图

放牛娃成非遗传承人 制陶作品远销海内外
今年20岁的布莫,家住阿坝州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朋村。5年前,她还在帮家里放牦牛,在高原上的牧场上,与白云绿草牛儿为伴。2016年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于成立,设置藏式陶艺专业,布莫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经过六年的学习和进修,布莫等在陶艺传习所已熟练掌握了藏陶的拉坯、修坯、烧制等综合技艺,并完成了德育、藏文、汉语、数学、电子商务、藏汉文书法、基础绘画等课程培训。
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
文章插图

2019年1月4日,在深圳市瓷爱谷文化园区里,来自四川阿坝壤塘县藏式陶艺传习所的姑娘小伙合着欢快的节拍,踏着轻快的步伐,独具特色的锅庄热舞引来阵阵喝彩。当天,壤塘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传习基地在深圳瓷爱谷文化园区挂牌成立,包括藏式陶艺在内的9个壤塘非遗项目落户深圳。
传习基地的陆续建设,让壤塘的非遗项目插上翅膀。2019年8月,一起学习藏陶制作的小伙伴们,成为壤塘县首批年轻的藏陶非遗传承人,他们制作的藏陶工艺品,也顺利销售到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甚至是海外。
“学会制陶手艺,我一个月最多挣6000多元,平均每个月4000多元。”布莫说,现在,壤塘的陶艺产品被更多人知道,也颇受各地客人喜爱。
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
文章插图

做好非遗项目转化 助力农牧民圆梦小康
壤塘,在藏语中意为“财神的坝子”。以往,这里却曾是阿坝州最偏僻、最闭塞、最贫穷、最落后的县,生活、生产条件都比较差。历年来,在国家不断帮扶、当地党委政府努力下,壤塘探索“多条腿”走路,奔向小康生活。
用好非遗文化,便是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阿坝州壤塘县拥有3项国家级、8项省级、32项州级、60项县级非遗项目。为将富集的非遗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资本,壤塘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建立非遗传习所47个,有18个非遗项目在上海、深圳等地成立传习基地,并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唐卡复制研发合同。涉及唐卡、藏戏、石刻等不同技艺。
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
文章插图

据了解,目前,壤塘有3000余名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实现了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的技能增收新路子。
此外,壤塘县还在中壤塘镇打造集非遗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文化奔康于一体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让文化不仅“富”藏区民众的脑瓜子,更“富”钱袋子。
传承|小康圆梦丨放牛娃变身藏式陶艺非遗传承人 月均收入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