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的传说故事

望夫石,首推涂山望夫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不过,如果不是仔细考量,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黄河故地,而是在淮河岸边 。涂山便是这个故事4000多年来的见证者 。
历史传说故事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 。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 。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 。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 。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 。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 。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 。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 。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 。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 。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 。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 。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 。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
四个民间传说故事
版本一
望夫石矗立在香港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 。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 。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 。传说在沙田,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妻子产下女婴后就病逝,遗下女婴,邻居的妻子亦产下麟儿,她怜悯那孤女,为她哺乳 。两位孩子自幼青梅竹马,相处融洽 。不久女孩的父亲亦逝世,孤女成为邻居的“童养媳”,长大后,跟男孩结婚,并育有一对儿子 。有一年发生天旱,农作物失收,丈夫为求生计,被迫舍下妻儿与同乡出洋谋生,谁知一去不回就音讯全无 。妇人只好每天手抱幼子背着长子,攀登高山,遥望远洋,冀盼丈夫归来,日日如是,风雨不改 。有一天,母子三人如常登山时,突遇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母子三人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于世上,但他们站立的位置却出现一块巨大的石岩,形似失踪母子三人 。传说是其深情感动苍天,把他们化成石岩,永守山峰 。
版本二
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可到时天色已晚,城门四闭,无法过关 。孟姜女孩子非常着急,夜不能寐,便登上凤凰山,立在一块大石上向远处的长城眺望,但夜色茫茫,哪里看得见呢,她焦急异常,便函在这大石上来回走动,急盼着天快点亮,好早日过关与夫团聚 。不想一夜之间,足迹竟深深的印在了石头上,于是后人便把这块大石称作望夫石 。
孟姜女庙后殿之后,有大石一块,上面有几个石窝窝,传说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留下的脚印 。石上还刻有三个大字---"望夫石"顺治八年山石道白辉所书 。凡到此的游览者一般都要在望夫石旁留个影,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的愿望 。好像只有这样才不枉孟姜女庙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