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非洲丈夫,在京郊村里教舞蹈

视频:村里的国际舞者
蒋可钰 , 42岁 。 她是个舞者 , 走到哪儿 , 都带着一股力量感 。 这个三年里被疫情停摆了几次的舞者 , 曾经是喀麦隆国家舞蹈团重建者之一 。
她从专业舞台创作走向“素人”生活的编创中 , 去触碰普通人需要表达却难以言说的部分 , 鼓励那些内心在起舞 , 却一再错过的人们 。
在指导素人舞者的时候 , 蒋可钰说 , 要学会舒展着身体 , 让身体和心里 , 像燕子一样轻盈起来 。
村子里的舞蹈教室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栋门口立着白色维纳斯大理石雕像的紫色二层房子 , 这里是贵州女子蒋可钰和她的喀麦隆丈夫阿蓓·西蒙的练功厅 , 房子一层用来热身 , 二层有全身落地镜和压腿用的把杆 。
身高1米73的蒋可钰皮肤呈小麦色 , 运动起来迅猛又敏捷 。 7月初的一天 , 她带着六七个女子和一个十岁的胖男孩在地垫上边走边倒地打滚 。
6月28日 , 蒋可钰和她的喀麦隆丈夫阿蓓·西蒙在练功厅准备带领村民素人舞者排练 。
蒋可钰带着六七个女子和一个十岁的胖男孩在地垫上边走边倒地打滚 。
紫房子二楼的排练厅里 , 44岁的张苹带着83岁的妈妈坐在地板上 , 胳膊在身后支撑身体 , 双腿伸出 , 两人脚抵住脚做屈伸动作 , 张苹想让妈妈放松下来 , 一边说 , “我就是泥巴里很软的那块 , 你用很小的力气就能推动我” 。
脚抵脚之后是头顶头 , 就像小时候孩子跟妈妈的顶牛 , 张苹和妈妈一边舒缓地顶牛一边还前后晃动 , 顶出去再收回来 。 过了一小会 , 张苹问妈妈 , “晃晕了没”?妈妈则情不自禁地亲了女儿脑门几口 。
张苹的妈妈是典型的传统老太太 , 但她每次来排练的时候都会主动上前拥抱西蒙 , 排练中 , 张妈妈不怎么说话 , 她或坐在一边观看或不打招呼就这么径直走进队伍 , 进退都不会打扰到其他人 , 自如得理所应当 。
6月28日 , 练功厅 , 83岁的范春艳在和女儿张苹一起进行颈部、腰背的简单拉伸动作 。
44岁的张苹和83岁的妈妈范春艳排练前 , 用贴脸方式相互鼓励 。 老太太的跟随性很强 , 大部分的集体舞都会参与 。
83岁的范春艳在和女儿张苹休息的时候 , 格外亲密 。 张苹说 , 爸爸走了后 , 她就一直把妈妈带在身边 。
蒋可钰说 , 他们都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身体 , 现在做的就是要打开他们的身体 , 之后才是塑形 , 也就是具体的肢体动作 , 最终是帮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身体的表达方式 。
她指着自己的身体说 , 要想敏捷地起来 , 需要运用你的核心力量 , 要用你的手推地板去体会与地面的关系 , 比如滚到这要碰到人了 , 迅速推地板 , 再放手 , 呼口气 , 借着反弹力把自己腾起来 。
“你们起床都是噌的一下子 。 对 , 醒来之后都是靠核心肌群让你起床的 。 ”蒋可钰指挥大家不断穿插走动 , 抢空位就去滚一下 , 然后立刻起身 。 这是一种高效的热身办法 , 没滚几次 , 每个人都面色通红 , 汗流浃背 , 躺在地上不想起来 , 有个成员微晃着起身说了句 , 其实一圈就滚晕了 。
Easy go , Easy go……接下来排练第一章节 , 大家在西蒙哼唱的hip-hop带有机械的节奏声中 , 拍着胸脯、扭着胯、跺着脚、鱼贯挤着走 。 可能是队列看起来太有秩序不够奔放 , 西蒙也拍着胸脯冲进队伍 , 甩开胳膊左突右冲 , 蒋可钰在一旁大声喊 , “这个感觉就像河流突然开闸了 , 你们唰一下子就涌过去了” 。
6月28日 , 练功厅 , 蒋可钰鼓励大家“打开自己 , 找到属于自己身体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