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不约而同地在活动课板块中增加了面向部分学生,引导他们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 。这是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最早的萌芽 。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上海大同中学的"STS"和"知识论"课程; 上海市西中学的"高中自研式活动课程";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中小课题研究"; 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 上述实验最初都面向一部分优秀学生,实验的结果虽然令人满意,但它是否适应所有的学生呢?1998年应上海七宝中学校长之邀,我们在该校开始进行"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实验 。这也是一种根据七宝中学自身实际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
和上海其他学校相比,七宝中学在研究性学习的试验方面起步得比较晚,但却很有特点:一是该校的试验从一开始便把研究性学习列为学校的必修课,从高一年级开始面向全体学生,这使该校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从活动课形态转到了必修课形态 。二是我们积极翻译借鉴了国外同类课程实施的成功经验,在试验开始前就根据七宝中学的特点制定了一份《教学大纲》,拟订了比较完整详细的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方案,使整个试验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有章可循 。
1999年该校"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第一阶段实验结束后,参加实验的五百多位同学和高一年级组的老师都感到很有收获 。该校的实验成果向社会展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关注 。
其原因不完全是因为试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该校的试验面向全体学生,不再局限于部分优秀学生,这就为研究性学习成为高中必修课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贵的试验依据 。由此,七宝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推广价值 。
在介绍上海七宝中学的经验时,我们不止一次听到一些校长朋友的议论: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处在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日新月异发展中的城市,这种独特的经济、文化条件是其他地区和省份可望不可及的 。言下之意,研究性学习在上海可以开展,在其他地方则很难进行 。
带着这一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们又先后在深圳、江苏、黑龙江、河南、天津、成都选择了一些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 。这些学校有的在省会城市,有的为企业学校,有的在县城、属当地的最高学府,有的则在远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农村 。
虽然在这些学校开展实验的时间前后不一,但实验的结果都非常相同,令人满意 。参加实验的教师学生对课程有评价很高,一位校长深情地说"你们所做的实验真是功德无量,让学生焕发起从来没有过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 。
"从我们在不同地区的实验结果来看,研究性学习不仅上海可以开展,大城市可以开展,设在中小城市、农村的学校同样可以开展 。这一结论说明,在目前的中国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并不是脱离中国实际的空想和幻想,只要下工夫,创造一些条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但是,上述结论并不意味研究性学习可以轻而易举、毫无困难地在各地各校成功地实施 。相反,根据我们实验的体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在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还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配套的工作 。
否则,再好的改革计划,如果不创造不具备成功的条件,最后都将转过来成为改革自身的障碍物 。分析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阻力和困难,下列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
(一) 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教育文化对研究性学习形成的巨大阻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教育文化历史的国家 。
这种历史,一方面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从公元606年开始,中国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