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解脱思想
就形式而言 , 佛教与印度教主张透过修证的方式 , 完成身心的苦恼束缚解脱;但在内容上 , 印度教主张“梵我一如”即是解脱 。解脱的方法 , 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 , 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 , 出家修习瑜伽禅定 , 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 , 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 , 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 。佛教的看法则不同 , 在修持实践上 , 强调自我觉照的工夫 , 认为解脱必须经由四圣谛的亲身体悟 , 在缘起思想的前导下 , 依八正道行持 , 证入“无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
就持戒而言 , 印度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 , 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 , 以求解脱 。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 , 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 。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 , 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实践 , 令人容易遵行 。
相较于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种种苛刻条件来说 , 佛教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 , 互为条件的 , 因此采取不偏于苦 , 不偏于乐的中道修持 , 与慈世济物的利他行 。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 , 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 , 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 。种族之间不能通婚 , 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 。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 , 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张 , 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 。
佛陀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 , 并不赞成婆罗门教的种族制度 。虽然他本身是刹帝利的王族 , 但他并不想用刹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 , 压迫人民 。相反的 , 佛陀用慈悲平等的真理 , 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 。所以他在菩提树下成道时 , 宣说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张 , 告知当时受到种族制度压迫的人民:命非天定 , 即使上天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 , 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 , 都是由于自己往昔身口意的造作 , 没有谁能够主宰我们 , 能主宰我们的 , 还是我们自己 。既然是由我们自己种种的造作 , 成为种种不同的遭遇 , 也就明白的告诉我们 , 宇宙万法没有所谓“固定的”、“不能改变的” , 或是“永恒存在的”因素 , 一切事物皆在刹那刹那中变化 。因此 , 其本质是“空性”的 , 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族 , 四姓人民皆是平等的 。
所以 , 首陀罗不可能永远是首陀罗 , 婆罗门也不可能永远是婆罗门 。例如:优婆离本是一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 , 后来在佛陀的弟子中被尊为是十大弟子中的持戒第一 。摩登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民 , 她为了爱恋阿难的美貌 , 受佛陀的感化出家 , 而后证得阿罗汉 。尼提原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粪夫 , 出家后精进 , 证得罗汉果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分别是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 , 原是婆罗门教的领袖 , 因听闻佛陀所说法:“诸法因缘生 , 诸法因缘灭 , 我佛大沙门 , 常作如是说 。”皈依佛陀的座下 , 并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 。
- 苹果x有锁和无锁的区别 苹果x有锁和无锁的哪个好
- 耦合性什么意思 关联性和耦合性
- 你还知道哪些树木的特点? 一些树木的特点和介绍
-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公式
- 倍耐力veas和verde区别有什么
- 武则天和慈禧同嫁一个短命皇帝 宫斗谁会赢?
- typec和安卓接口区别 typec和安卓接口区别图
- 什么是创新耦合杆式悬架? 连杆悬架系统和独立驱动轮系也成为目前什么的主流设计
- 贺卡开头怎么写
- ipad3和ipad4的区别 ipad3和ipad4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