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本文图片

晚上八点 , 抖音账号@满宝酱箜篌的直播间里 , 粉丝们总留下这样的评论 。 不少人是在这里 , 第一次知道了古诗《李凭箜篌引》所描述的古老乐器在现代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
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本文图片

而对于箜篌主播满宝酱 , 也是沈阳音乐学院箜篌专业研究生毕业的胡雪菲来说 , 直播间里的箜篌“演奏会”更具备不一般的意义 。 从儿时在新疆见到出土的箜篌遗迹为之触动 , 到17岁远离家乡去往3000公里外的沈阳学习箜篌 , 她逐渐感受到这门乐器传承的不易 。
箜篌兴于汉 , 盛于唐 , 却在明末清初逐渐失传 , 直到民国时期才被重新复原出来 , 并以近现代箜篌的全新面貌重现世间 。 “箜篌被复原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 所以我自己也不希望它再次失传 。 ”胡雪菲说 。
两年来 , 几乎每天晚上 , 胡雪菲都在直播间里奏响箜篌声 。 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乐器 , 在直播间里收获了超过60万的观众 。
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本文图片

#
“这是什么乐器”
胡雪菲又弹了一曲《天尊皇胤》 。 距离她说要下播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 , 但一位来自湖北的粉丝在评论区里说 , 刚才临时有工作 , 没录下演奏 。 她便又拨动起了箜篌弦 。
这位粉丝是几个月前出现在直播间的 。 “潜水”观摩了一段时间后 , 他也学着在评论区点了一首歌 , 让胡雪菲听音编谱弹奏 。 歌是他钟爱的一部霹雳布袋戏剧集的插曲 , 他很好奇它能不能用箜篌演奏 。
胡雪菲当场找出这首歌 , 听了一遍 , 迅速扒了谱 , 用箜篌奏响 。 粉丝很惊喜 , 连呼好听 。 后来 , 他常会来直播间点上一首插曲 。 那部布袋戏上千集 , 插曲有三千首 , 如果有机会 , 他“想让满宝酱挨个弹一遍” 。
和其他粉丝一样 , 一开始 , 他也是偶然看到胡雪菲的演奏视频 。 “这是什么乐器 。 ”他在评论区问 。 乐器形状高大 , 看着像竖琴 , 却是双排弦 , 看着古典秀丽 。 再听声音 , 清越悠扬 , 婉转柔美 , 他被吸引住了 。
17岁在央视音乐频道的《中国器乐大赛》初见箜篌时 , 胡雪菲也是这样被迷住的 。
她是新疆姑娘 , 南疆且莫县出土过距今2000多年的古箜篌实物 , 她去当地的博物馆看过。 跟着父母去敦煌旅游时 , 也在壁画上看到过乐女手持箜篌 , 翩翩而舞 , 像凌空飞升的仙女 。 她一眼着迷 , 缠着父母买了箜篌乐女的贴纸 。
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古乐器竟然可以奏响时 , 她先是一惊 , 继而又感受到了童年时心里的那股悸动 。 随后 , 17岁的她远赴三千公里外的沈阳 , 向专业老师学习 , 并在一年后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箜篌专业 。 她自小学习民乐 , 四岁学古筝 , 初中习二胡 , 但即使有民乐基础 , 要掌握这门乐器仍然要投入不少心力 。 胡雪菲十年如一日 , 每天都要练十多小时的琴 。
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本文图片

* 舞台上表演箜篌的胡雪菲
2018年 , 一次练琴时 , 她弹了一首当时风靡的《左手指月》 , 随手发到抖音上 , 一下就吸引了几千人点赞 。 胡雪菲觉得新奇 , 又陆续用箜篌弹了其他脍炙人口的乐曲 。 2020年 , 她开始直播 , 吸引了越来越多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