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红油漆桌桌热炕炕上摆 ,
酒杯杯菜碟碟(我)全摆开 。
哥哥的碗筷在对面面放 ,
思念的泪珠珠滴在那桌桌上 。
哥哥呀 我的哥哥吆 ,
思念的泪珠珠滴在(那)桌桌上……
2020年 , 一首由郭涛首唱的陕北新民歌《酒杯杯》唱红大江南北 。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 , 这首堪称陕北新民歌的经典之作《酒杯杯》仍然在各大主流音乐频道 , 在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被天南地北的大众反复歌唱 , 反复演绎 , 版本无数 , 就连好多视频、微电影都在反复以“酒杯杯”为背景音乐进行拍摄与剪辑 , 令人百看不厌 , 常听常新 。
本文图片
保德民歌爱好者与郭怀鸿老师在一起同唱《酒杯杯》
就是这样的一首火到没边的歌 , 谁能想到竟出自一位76岁老人之手 。 今天 , 就让我们走进著名词作家郭怀鸿老师的音乐世界 , 聆听与了解他的民歌创作历程 , 感怀他非凡的艺术人生 。
01 民间文艺熏陶少年美梦
1947年10月 , 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艾家渠村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 , 划破了黄土高原深邃的夜空 。 自此 , 村里又多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艾渠人” 。 艾家渠的村民喜欢拿“艾渠人”说话 , 出门在外 , 遇到老乡 , 马上来一句:你也是咱艾渠人啊!话音落下 , 就是风吹雨打都不破的“见面礼节” , 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 更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现实写照 。
郭怀鸿在家中排行老二 , 有个姐姐 , 两个弟弟 , 全家六口人 。 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 用郭怀鸿老师自己的话说:如果人世间还多一种病的话 , 那一定是“饿”病 。 树叶、粗糠都吃过 。
“简直是吃上顿没下顿 。 你们年轻人无法体会我们那时候日子的凄苦 。 ”郭老师感慨道 。
本文图片
尽管生活艰苦 , 少年时期的郭怀鸿也充满孩子好奇贪玩的天性 , 成天价就爱往人堆里凑 , 喜欢看热闹 , 听老人们讲故事 。 逢年过节 , 村里有喜事 , 总要闹秧歌 , 唱民歌 。 郭怀鸿就钻在闹秧歌的人群里 , 秧歌扭到哪 , 他跟到哪 , 家人喊他回家吃饭 , 他似乎也充耳不闻 , 沉浸在陕北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氛围中 , 耳濡目染 , 备受熏陶 , 从而激发了他对陕北民歌艺术浓厚的兴趣 。
郭怀鸿打小就钟爱陕北信天游 , 古典秧歌剧 , 民间打花盆等文艺形式甚而 , 为了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 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 很多空余时间 , 他对多部秧歌剧进行了手抄温习 , 通过这样的文学活动 , 激发和历练自己的创作敏锐度 。 后来 , 经他创作的歌剧在县里排练演出 , 也算是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美好记忆 。
“我喜欢上文艺其实有一个人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 ”漫步在保德县庙峁黄河观景台的长廊 , 郭老师说道 。
“哦 , 他是谁呢?”我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 。
“我舅舅 。 ”郭老师如实禀告 , “我舅舅当时也是一位比较知名的老艺人 , 他也是我们那一带很出名的秧歌“伞头” 。 在我的记忆中 , 每年正月他都会带领秧歌队各处去拜年 。 那震天响的锣鼓、唢呐、鲜艳的服饰、欢快的人群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我想 , 那可能就是我最初对于文艺感兴趣的启蒙 。 从那以后 , 我自己也渐渐迷上了陕北的信天游 。 白天听他们唱 , 晚上在油灯下痴迷地看这些唱词的小册子 , 就会觉得歌词充满民间的智慧与思想的光芒 , 意境也很美 , 让我沉浸其中 , 眼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
- 00后|00后上万工资不想干,2大行业出现“滑铁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 苗培兴|苗培兴丨看海(散文)
-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7本书了解法国大革命
- 汉字|汉字主题书房:让你爱上中国字
- 白露|【神州珍藏】白露:执笔有法 心静自逸
- 杨元庆|如果杨元庆离开联想公司,去华为公司求职,华为公司会接纳他吗?
- 金沙遗址|新展丨神奇宝“贝”将亮相金沙遗址博物馆:不出成都,体验“赶海”乐趣
- 青海|2018年,青海破获一起特大盗墓案,意外揭开“九层妖塔”的奥秘
- |2周以后,此生不换,喜鹊门前跳的四大属相
- 红楼梦|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18:第一回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