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

新诗百年路,有多少翻译诗歌的影响?21世纪的今天,中外诗歌的传统该如何继承与发扬?国内外诗歌界该怎样在当代做良性互动?这些看似诗歌内部的议题,其实折射出不同文化交流中的不同面向,也提示着一种文化所应有的自我认知。消化理解它,或许会促成新的裂变与发展的可能。因应于自身文化的需要,首都师范大学日前创建外国诗歌研究中心。作为一个由中国自己创建的外国诗歌研究机构,该中心创立伊始便邀请了近二十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到场交流。本版摘取部分与会嘉宾的发言,为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做个可能性思考。
【 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回首来路:整个中国现代诗发展的脉络上都流淌着翻译的血液
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
文章插图
? 吉狄马加 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首都师范大学过去成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外国诗歌研究中心”又应运而生,我想,这两者会比翼齐飞。虽然我们面临很多的困难,但是现在整个世界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这个机制是任何人都打不破的,文化自信重要的一点也要体现在我们的开放意识方面,包括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接纳和互动,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外国诗歌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回顾新诗百年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中国的新诗有几个传统,除了古典诗歌的传统,中国新诗自身所形成的一些传统之外,还有来自于外国诗歌的影响。可以说,我们的前辈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而外国诗歌对他们是一种深度的影响。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期诗歌,很多写作者也同样深受来自外国诗歌的影响。
我个人对翻译家,特别是外国诗歌的翻译家一直是很尊敬的。从我开始写诗起,让我真正受影响的第一个诗人,让我愿意拿着笔去写诗的,实际上是普希金。我当时读了一本诗集。那个时候我还在很边远的大凉山,找到一本外国诗歌很难,一个同学把这本书借给了我,封面已经没有了。我花了三天把它抄了下来,最后在后记读到译者是戈宝权,印象很深。到了80年代,我有幸在艾青先生家见到他,我对他是很崇敬的,三次站起来。他当时觉得很唐突,我就跟他说了这个。我对很多翻译家也都很尊敬,因为他们翻译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
文章插图
? 汪剑钊 诗人、诗歌翻译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现代诗的发生与对诗歌的翻译基本是同步展开的。当初,胡适、郭沫若、王独清、冯乃超他们实际上是一边开始从事诗歌写作,一边也在从事诗歌翻译。另外,从整个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来看,翻译诗可以是我们中国现代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胡适他们这批人之外,还有比他们稍晚一点的冯至、卞之琳,他们既是一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流的翻译家。整个中国现代诗发展的脉络上都流淌着翻译的血液。我们也可以发现,从20世纪到现在,但凡是诗歌翻译繁荣的时期,一定也是中国诗歌创作的最好时期。一旦诗歌翻译上出现了问题,创作也会出现问题。
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
文章插图
? 青年时期的冯至
面对诗歌,我们要能深入到诗歌的“原文”
新诗|影响与互鉴:中国当代诗人眼中的外国诗歌翻译
文章插图
? 欧阳江河 诗人
有一点我跟马加主席相似,就是尊敬的人里好多都从事外国语诗歌研究和翻译,而且大家正在塑造新一代中国诗歌的形态,语言的、文化的意识,内部无意识的东西。原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我觉得必须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