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怎么写( 四 )


而其时从事那般虚构写作的人,当时升了官、得了利、有了名、挑了伴儿 。后来,有的人遭人唾弃,有的人自己脸红得不好意思 。
5. 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都是不大容易、费心劳力、日积月累的事情 。但非虚构写作比虚构写作需要更大的勇气、胆量、意志、真诚、良心 。
写作100万字的虚构作品可能不会出事,弄得好、弄得巧还能得名得利 。写1万字非虚构文字可能惹来麻烦,受到威胁,丢了工作,入狱坐牢,甚至家破人亡 。
彭德怀元帅因为一封实事求是的信,就被害了 。几人愿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6.人类有虚构的传统和习惯 。
古今中外大致相同 。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把一说成十,把黑说成白,指着鹿说是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次次重演或变一下模样又登台了 。
虚构写作便也乘势而来,子孙不绝,代代相传 。非虚构的往往不如虚构的好看、好玩,而人们又比较喜欢好看的、好玩的,于是自然有了一批又一批的虚构、一次又一次的虚构、一代又一代的虚构 。
终于闹得《三国志》比不了《三国演义》,北宋农民起义史比不了《水浒传》,《大唐西域记》比不了《西游记》,《红楼梦》不知发生在哪个具体的朝代也没有关系啊 。本来历史写作应该比文学写作真实,应该是照实记录 。
遗憾的是,历史写作也会篡改历史 。完全改写、部分改写、自编自写、添油加醋、避重就轻、夸大缩小、移花接木、胡编乱造等,应有尽有,无奇不有 。
或很严重,或稍微轻些 。全在授意者、受益者、出版者、编著者允许流传者掌握 。
真正能做到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客观冷静、有一说一的,多乎哉?不多矣 。7.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只能通过虚构写作寄托美好愿望 。
《聊斋志异》里《席方平》的故事,《促织》的故事,比较典型 。现实中蒙冤受屈、遭遇不平的弱者,在阴间神灵的帮助下有了好报 。
大量的包公戏,关汉卿的《窦娥冤》,都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虚构中惩罚了贪官污吏,让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不得好死 。现实是残酷的,读者与观众在欣赏虚构作品中看到恶人终于被惩办,正义得以伸张,受欺压的百姓能舒服一些喘口气了 。
这也不失为一种安慰 。8.不愿揭伤疤,客观上也造成了非虚构写作的萎缩 。
对于创伤和伤后结的疤,虚构写作可以掠过不写、轻描淡写、变形去写,于是,伤疤消失了,或者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或者看上去让别人疼而自己不怎么疼,或者干脆让大家都不觉得怎么疼 。但是,非虚构写作得直面现实与内心,不能绕过去,得揭开伤疤刨根问底 。
这样会让受伤者二次受伤害 。有时候,二次受伤害比第一次还要痛 。
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生理上的痛可以用药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怎么用呀?也许时间是唯一的良药 。
如此这般,因为怕痛,你不说我不说,你不写我不写,非虚构写作自然会萎缩 。几代人以后,真相就很难搞清了 。
4. 写小说如何虚构故事 不得不说,你提了个很牛逼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出来了!!我试着答答吧,好歹也是个学中文的…… 任何的虚构都来源于现实 。
我不知道你写故事的动机是什么,但大多数的作家写作都是源于现实中的某件事的触动,当然,在这触动之前,作家心中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的,在这件事的触动下,所有的积累开始显现出形式的因素,开始呈现出审美性,开始可以由思维、理性去推导 。我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必须心中要有物,要有积累才会产生主线,而后,现实当中的偶然事件会给故事提供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