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纪录片《天工苏作》的制作呈现远比票房重要( 二 )


除了对手艺本身的展示 , 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天工苏作》的温暖人文视角 , 该片通过12位手工艺传承人各自的角度 , 在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 , 不忘揭示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
灯彩|纪录片《天工苏作》的制作呈现远比票房重要
文章图片

制作苏州灯彩时 , 描绘和切割都是极其精细的工作 。
例如《天工苏作》的第一个故事 , 是来自苏州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 , 77岁的他从事灯彩技艺已五十多年 , 如今他正面临现实手艺传承乏力的窘境 。 苏州灯彩的历史长达1500多年 , 曾经的灯彩匠人是暗夜的光影魔术师 , 然而现在 , 灯彩在都市霓虹中隐身 。 对于灯彩匠人而言寡淡的不仅是生意 , 还有继续守护这门手艺的坚持 。 汪筱文打算复制传说中的苏灯典范万眼罗灯 , 为了使万眼罗灯重现于世 , 他每天要切割至少500个光孔 , 两孔间隙不超过一毫米 。 老匠人的眼睛不再适合这样精细的工作 , 可汪筱文相信唯有呈现苏灯的极致才能惊艳世人 , 如今 , 77岁的汪筱文认为他有传承手艺的义务 , 也有强烈的意愿 , 但却要面临手艺传承人的青黄不接 。 他的女儿汪丽秋也50多岁了 , 再往下似乎没有多少年轻人来传承技艺:“我到顶了 , 却没有接班人 , 因为我们的行当比较苦 , 苦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现在做的体量越来越大 , 二是工程量越来越大;另外 , 学艺比较难 , 真的不是人们想象一年两年三年能够学成的 , 没有十年功夫真的是拿不下来 。 ”
当文人的巧思遇到匠人的巧手 , 苏州手作在千百年间 , 完成了从工巧到艺术的蜕变 。 时至今日“苏工”“苏作”已然成为最高品质手作的代名词 。 《天工苏作》中的手艺人 , 他们将自己对工艺的信仰投入在精美器物上 , 将中国人的传统手艺发挥到淋漓尽致 。 苏式船点制作技艺传承人董嘉荣 , 曾代表中国在国际大赛上夺得金奖 , 如今他却只是个接小孙女幼儿园上学放学的平凡老人 , 搁置船点手艺已有数年 , 只因他发现自己已经手抖 。 老匠人爱惜羽毛 , 做不到至臻至美 , 宁可再也不做 。 电影中 , 董嘉荣用他那双颤抖的手 , 努力尝试重拾绝活 , 他所做的每一道船点都以孙女最喜欢的童话书角色为原型 。
灯彩|纪录片《天工苏作》的制作呈现远比票房重要
文章图片

色香味俱佳的苏州船点 。
漫长的投入与回报周期 , 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 任何一个领域和范畴 , 人才都是根本和核心 , 但这个问题在手艺传承上显得尤为严重 。 孙曾田表示:“手艺的力量来自手艺之外 , 所谓‘技也近乎道’ , 我们不只要关注手艺的‘技’ , 更要关注背后的‘道’ , 这个‘道’是工匠精神 , 也涵盖文化、情感和哲思 , 关联社会、经济和时代变迁 。 电影对故事的讲述 , 也是种新的角度、新的关切 , 这些故事自然也会催生新的影像呈现 。 ”他说 ,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进一步了解非遗手艺背后的惊人工序和耗费的时间 , 让他们了解为什么“一寸缂丝一寸金” , 如果电影能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 这比票房还重要 。
【灯彩|纪录片《天工苏作》的制作呈现远比票房重要】【专访】
他们择一事终一生 , 值得我们去书写
新京报:电影为何要取名为《天工苏作》
孙曾田:最初我们一直想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名字 , 想过叫《手艺》或者叫《天工》 , 但这两个概念都太宽泛了 , 《苏作》又太深奥 , 除了苏州或是工艺领域的人一般不太熟悉 , 最后就把这几个词放一起 , 感觉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