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刘庆柱:中国考古学理应有颗“中国心”( 二 )


“考古学的大方向不应该流于世俗 , 眼界要高 。 学科的创新发展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愉悦眼球 , 要想着大处 , 学科对社会的贡献才会大 , 在大事上作出贡献 , 国家才会更加重视、扶持 。 有为才能有位 , 没有作为就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脚踏实地 , 学会“好好说话”
刘庆柱奋战考古一线的时间很长 , 几十年来都在前沿 。 他的考古实习是在中国考古学“圣地”安阳进行的 , 但他的考古人生刚起步没多久就因“文革”中断 , 1971年 , 他又错过去西北大学恢复的考古专业任教机会 , 被调到陕西省咸阳地区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1972开始的数十年间 , 刘庆柱先后对秦都咸阳遗址、汉唐帝王陵墓、秦汉栎阳城遗址、汉宣帝杜陵、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与勘查研究 , 还对曹操墓进行了考察确认……注重“大格局”的理念 , 或许就是从刘庆柱主持发掘的第一个项目秦都咸阳遗址开始形成的 。
“考古考的是什么?是国家大事!先做大的后做小的 。 通过墓葬、陪葬墓看组织路线 , 通过组织路线看政治路线 , 通过发掘墓葬的规模大小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变化 , 探寻到组织路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的是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的变化 。 ”刘庆柱先生一直坚持这种“吃白菜先吃白菜心”的想法和做法 。
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最集中的20多年里 , 刘庆柱每年在露天工地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0个月 , 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看书、动笔 , 以一年一个简报的效率积累研究成果 。 往往是简报出来 , 紧接着报告就有了 , 报告刚出专著也出版面世 。
“写书和吃饭一样 , 凉菜热菜有荤有素 , 既做宫殿也做官署和相关典型建筑 , 五年间一年一个类型……” 。
十几年前他就“天天给自己加码” , 现在仍马不停蹄未见减速 。 以前是把目标计划列在小本子上 , 如今就用手机备案 , 有的事情没完成他难免也会自责一番:“时刻谨记有好多该干的事没干完呢 , 也提醒自己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 ”
刘庆柱先生现在的作息似乎也“惯性”使然 , 晚上11点左右睡 , 早上5点半起 。
他还是依然爱“走路” , 只要无事耽搁他都会在傍晚7点来钟走上一小时 , 也许边走脑子里边转悠着今年要努力完成的一部与“冷门绝学”相关的著作该怎么写 , 或者会因为刷到了某些捉摸不透的语句摇头思虑……刘庆柱先生一贯反对“故弄玄虚” ,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话、中国词语足够利用的了 , 文章里制造出一些别人听不懂、自己也不清楚的名词 , 实际上就是你自己不明白 , 才故作神秘!现在提倡普及考古知识 , 面对的是非考古专业的人群 , 大家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 , 语言文字能力都是有的 , 所以考古人自己的学术术语要规范化、要有共识性 , 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去解释解读 , 对考古学的科普才有好处 。 ”他还进一步谈到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的其中一方面是要和西方考古学进行对话 , 因此话语系统要接轨 , 中国考古学讲的是历史而不是现象 , 把考古学的“中国话”说好、说明白是最基本的 。
爱国为国 , 才是“中国特色”
【刘庆柱|刘庆柱:中国考古学理应有颗“中国心”】近十年前 , 刘庆柱就非常关注中国考古学的特点、文明形成(即国家出现)与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 。 不久前 , 他发表文章《中国特色考古学解读: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之思考》 , 从文献、历史、理论等方面剖析阐述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