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记忆深处的那本书( 二 )


人性的阴暗和缺点 , 可以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消极 , 但是也能是一种伏笔性的积极;正义和邪恶 , 小家和大国 , 成功与失败 , 有时候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 武侠世界里的角色如此 , 现实社会中的众生亦如是 。 这或许是我从杨过的成长经历中 , 窥探到的一丝由己推人的无奈和共情 。
多年以后 , 金庸早已离我们而去 , 每念及此 , 心中萦绕的 , 总是《神雕侠侣》中程英看到杨过离开时的低语:“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 , 散了又聚 , 人生离合 , 亦复如斯 。 ”而杨过从未在我的世界离开——那些敢于同世俗叫板的勇气 , 那些阅尽千帆终守一心的执着 , 连同与自我和解到与他人和解最终与世界和解的反思 , 放到今天这个信息飞速的时代 , 依然是一份值得我去反复咀嚼和汲取的可贵礼物 。
扉页里的秘密
张喆(24岁)
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小龙女|记忆深处的那本书】家里有一个枣红色木箱子 , 是我的秘密宝物仓库 , 里面整齐又散漫地堆着不少东西 , 几个亮晶晶的发卡、照片几乎掉下的小学毕业证、仔细叠好的漂亮糖纸……若是耐心地把这小半箱杂物拿出来 , 就能看到底下的书:有教科书和课外读物 , 也有成套的杂志和漫画 , 连上学时的几个作文本也平平整整地掺杂其中 。
我从不怕它们失去秩序 , 因为在这些书的扉页里 , 都清晰记着我的班级和姓名 。 小一乙班、六年级(2)班、初三一班……把它们按照年级摞起 , 就能看到稚嫩的笔体越来越整齐 , 就像越来越挺拔的我 。
小时候 , 每个新学期我都会无比期待新书那股特有的淡淡油墨味儿 。 老师要反复提醒才能让我们稍微冷静下来去检查缺残页 , 然后再打开扉页 , 仔细挑选一个最合心意的位置 , 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 。 写完了往往还要观赏良久 , 总有一丝“要是自己字能再好看一点就好了”的遗憾 。 小箱子里面的教科书有的曾送给妹妹和侄女们提前预习 , 所以这些书的扉页上又会多上另一行歪歪扭扭的大字 , 那是她们的班级、姓名 。 和之前我的字排在一起看 , 就像是歪歪扭扭的树根 , 又分出了一束新生的枝丫 。
箱子里也有不少二手书 , 买二手书在我们的方言里也叫“拾”书 。 我“拾”过不少书 , 或是毕业季跳蚤市场的专业书 , 又或是书店打折的样品书 。 那些书的扉页里 , 往往藏着更多的秘密 , 质朴的座右铭、随手记下的日程安排和电话号码、甚至还有几句恨不能力透纸背的“听不懂”……看见这些字时 , 当初书主人或努力、或恣意、又或气愤的一个个剪影就鲜活起来 。 现在想想 , 用“拾”来形容真是精确无比 , 从扉页里拾到的那些旧时光 , 就像是惬意地走在夏天的海滩上 , 你随手拾起的每一颗沙砾 , 都会是一颗珍珠的种子 。
书 , 像一个沉默朋友 , 也像一个专属树洞 , 生活的边边角角都早已被他不经意地折叠藏起 。 记得我上大学后 , 妈妈问可否把我高中时的笔记寄给表妹 , 我欣然答应 , 并没预料到很久之后的一天才突然想起 , 其中一本书里被我随手写下了一个男孩儿的名字 。 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夏天的炎热夜晚 , 我不由得对着月亮红起了脸 , 就像是已经被妹妹发现了那些我曾经心动的瞬间 。
一本本书就这样不断被我拾进小箱子 , 也不断被他人拾走 , 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宝物仓库里来了又去 , 就像一次次更新着生命 。 所以我从不遗憾它们不专属于我 , 唯一遗憾的 , 是从没在那些扉页上发现过“赠”这个珍贵的字眼 。 在电视剧唯美的画面里 , 隔着薄薄的车窗也好 , 隔着遥远的万水千山也好 , 即将分别的同学或恋人低着头递出一本书时 , 你就能感受到沉重的离别和思念 。 书 , 比记忆更能承载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