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书博会谈|杨志军:作家就是一个穿珠子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曲鹏
杨志军|书博会谈|杨志军:作家就是一个穿珠子的人
本文图片

因“藏獒三部曲”而被读者熟识的作家杨志军 , 近日推出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新作《最后的农民工》 , 以青岛为背景 , 讲述了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在进入城市过程中的悲欢沉浮 。 无论是早期的荒原系列、成名期的藏地系列 , 还是这部新作品 , 任何转型都改变不了杨志军对人性的思考 。 他把作家比作一个穿珠子的人 , 不断把捡到的珠子穿起来 , 直到再也捡不到或无力捡拾的时候 , 但无论珠子多么新颖漂亮 , 都得用线穿起来 , 这根线就是“人性” 。 日前 , 杨志军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最后的农民工》就是一部探索“人”的作品 , 并将在今后的作品中继续探索下去 。 除了这篇专访 , 7月17日在第30届书博会现场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 , 杨志军与嘉宾的对谈也将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
杨志军|书博会谈|杨志军:作家就是一个穿珠子的人
本文图片

《最后的农民工》
杨志军 著
作家出版社
把生活写到实处
再去探索“人”的价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最后的农民工》小说构思因何而起?50万字写了多久?
杨志军:一个庞大的人群 , 支撑着中国乡村的生活 , 也支撑着每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 而文学却对他们视而不见 , 这是说不过去的 。 20年前我就想写 , 但我又相信比我更有资格写这类小说的作家大有人在 , 就一直没有动笔 。 另外我也没想好把农民工的生活安放在哪座城市:我从小生活的西宁?还是我正在生活的青岛?或者虚构一个更方便写作的城市?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没有农民工就没有青岛之后 , 就变得义无反顾了 。 我对自己的要求首先是把生活写到实处 , 然后再去探索农民工的价值 , 也就是“人”的价值 。 写作还算顺利 , 用了大约一年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据说您未曾体验过农民工的生活 , 也没有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 , 小说中却有很多细致的描写 , 比如常发财第一次爬脚手架的感受、揽工桥下的招工场景 。 把一个农民工群像刻画得如此生动 , 您是怎样做到的?
杨志军:长期的感同身受和长期的熟悉以及长期的情感积累 , 是写作这部小说的依据 。 我19岁时作为工作队成员有过一年多的农村生活 , 后来当了采访人员也是一名农牧采访人员 , 我有不少曾是农民工的大学同学、朋友、亲戚 , 也曾跟农民工一起挤在春运的火车上走南闯北 , 也曾在立交桥下跟他们吃饭聊天 , 也曾爬过脚手架和上过塔吊的驾驶室 , 尽管因为恐高而没能上得很高 。 我跟不计其数的农民工聊过天 , 打过交道 , 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 我熟悉他们的生活 , 了解他们的想法 , 知道他们在乡村和城市的巨大落差面前情感发生的种种变化 , 我能捕捉到农民工复杂的思想、隐秘的心理、表面生活下真实的喜怒哀乐 , 用不着为了写他们而去专门“体验” , 也用不着通过刻意的采访调查去收集素材 。 我是一草根作家 , 这样的状态让我跟农民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 在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上我都跟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 不会高高在上地去俯视和“体验”他们 。 写他们就是写在我的内心世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那一群人 。 我爱他们之优如同爱己之优 , 恨他们之劣如同恨己之劣 。
【杨志军|书博会谈|杨志军:作家就是一个穿珠子的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 为国家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 书名却为何冠以“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