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时,我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
1.教给学生会使用教科书低年级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观察上 。新课本大量使用了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看书观察时,可根据儿童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采用以下顺序:
①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观察,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
②按图意要求,会操作摆学具,并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
③会按图意要求填数、填符号或计算;
④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学习应用题做准备 。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看懂、学会书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和定律 。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我提出:①把什么看成单位“1”;②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③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看书,讨论 。对公式推导这部分内容,更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会 。这样,我们充分利用课本,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课最忌讳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因此,数学课上,应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表露出来,让他们说出是怎么想的,或是怎么理解的 。
如在教十几减九时,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摆实物 。摆小木棒 。一捆(10根)和3根 。
(2)要从13里拿走9根,怎样拿?
(3)你是怎么想的 。
(4)把你想的说出来,大家听一听 。让学生根据问题摆学具,不仅给学生提供“扶手”,更重要的是教给思考方法,培养学生把具体转化成抽象的思维过程 。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 。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学习大有帮助 。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工整书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更应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 。此外,我教的学生都善于一题多解 。有时一道应用题可以做一节课,学生争先恐后摆列算式,抢说思路 。在教归一应用时,我和同学们列出了24种算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 。我们在课堂上要严格培养、帮助、指导,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 。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8. 怎样积累教研论文写作资料 撰写教研论文能巩固教育理论知识,加深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强化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对提高写作水平也大有裨益 。
那么,怎样撰写教研论文呢? 一、确定题目 写文章,得有题目 。“题目”二字,其实是比喻义 。
“题”,原指人的额头,与“目”连用,有引人注意的意思 。用在文章之前,意在将文章的内容和特点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看它,就能大体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
因此,确定题目十分重要 。题目从哪里来?对教师们来说,一是从教育教学实践和读书中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