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谈佛法方成诗——中唐诗僧文化的形成

|少谈佛法方成诗——中唐诗僧文化的形成
本文图片

诗僧、诗僧 , 善诗之僧人也 。
诗僧文化起于中唐 , 早期也有佛偈的流传 , 但佛偈的本心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传播佛法 , 所以佛家偈子虽然禅思暗存 , 在语言和修辞上 , 却都是浅显、直白 , 以顺口溜 , 大家都能明白为主要特色的 。 即使是“菩提本无树 ,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 ”这类听起来高妙无比的小诗 , 要真正从文学角度来看 , 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才会有特有的“佛偈”这个类别的划分 。
佛教早期就是以吸引普通信众为目的 , 即使是不识字 , 也要能通过佛偈口宣才是正道 。 和佛偈比起来 , 诗这种文艺创作 , 来自生活 , 但很早就已经高于了生活 。 早在西汉初期 , 诗歌开始具名化 , 文人创作作品数量逐渐超越民间创作(乐府收集) 。 到魏晋南北朝 , 诗歌流派开始划分出来 , 老百姓的口嗨逐渐就和精通音律、意境的高端作品区分开来 。 因此诗的创作 , 对文化素养有了一定的要求 。
而真正大量出现有文化的僧人 , 是在南北朝后期以及唐初武则天时期 , 佛教上位 , 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向佛 , 佛教内部人员也开始提高素质 , 由内向高深佛法推进 , 由外则开始传播宣法 , 如玄奘西行 , 鉴真东渡 。 通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 , 终于将中国打造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 并成功超越发源地天竺 , 向吐蕃输出了藏传佛教 , 向日本输出中原佛教 , 自身也发展出几大流派 , 抢占了中原第一外来教的身份 。
而写诗 , 不过是文化素质提高的僧人副产品罢了 。 就好像我们平时认识的大诗人 , 其实也不过是官员的副产品而已 。 文人因为诗而同流 , 又因为各自的身份而进入不同的圈子 。
|少谈佛法方成诗——中唐诗僧文化的形成
本文图片

王梵志
唐初的诗僧王梵志 , 比较有名 , 但是他的作品虽然脱离了偈颂体式 , 却被顺口溜风格限制在打油诗范畴 , 是佛偈向僧人诗的过渡时期作品 。
《世无百年人》
世无百年人 , 强作千年调 。
打铁作门限 , 鬼见拍手笑 。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 , 馅草在城里 。
一人吃一个 , 莫嫌没滋味 。
这两首打油诗直白浅近 , 又有些佛学哲理思考在里面 。 将坟墓比作“馒头” , 将活人比作馒头里面的馅 , 也算是幽默得很 。
僧人诗真正形成一个大的流派 , 还必须说是中唐时期 。
为什么呢?因为文化素质的提高 , 佛教待遇的提高 , 中唐僧人的诗作在格调上有了大的变化——脱离了原本僧里僧气的佛教偈子特色 , 终于开始有了诗的样子 , 也因此在文化史、诗歌史占据了一席之地 , 并得到重视 。
从中唐开始 , 那些与社会交往、表达自己生活观点、情绪的僧人诗歌作品 , 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 。 僧诗也从满口看似高妙实则浅显的大道理宣讲 , 成为有情调、有意境、有格局的文艺作品 , 能与官场、世俗诗人作品一争风仪 。
|少谈佛法方成诗——中唐诗僧文化的形成
本文图片

比如三藏法师 , 不论是西行路上 , 还是印度游学 , 或者归来长安 , 都有大量的反映生活、表达思乡、怀念祖国的诗歌创作 , 当然肯定也有不少歌颂佛法、宣讲佛理的 , 但毕竟不再是他作品的全部 。 而那些在外游历时思乡思国、反映生活感情的作品 , 正是中唐僧诗的普遍代表 。
另外比较有名的唐朝诗僧 , 就是皎然、清塞、齐己 , 不过要是算上还俗的 , 贾岛必然是头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