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咏鹅这首诗怎么写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
作品名称
咏鹅
创作年代
初唐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作者
骆宾王
作品原文
咏鹅
共3张
《咏鹅》诗相关作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2. 《咏鹅》这首诗写鹅的什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
这首据说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咏鹅诗,把鹅写得英姿勃发 。我们稍为检阅一下鹅的历史,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 。
公元前39O年,敌兵夜袭古罗马,守城的士兵因节日狂欢吃得酩酊大醉,当敌军逼近时,他们尚在睡梦中,眼看城毁人亡的悲剧就要发生 。正在关键时刻,守城士兵养的鹅,被敌军轻微的脚步声惊动,大叫起来,把士兵们唤醒,才得以打退敌兵 。自此,罗马人把鹅看成“灵鸟” 。在我国古代,父母为儿子定婚,总是用一对鹅(代替雁,雁是终身一夫一妻的)作为聘礼,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偕老 。英国则因为鹅是长寿的家禽,男女结婚时,男方家长总是要选择比新娘的年龄还大的老鹅,作为给新娘的贺礼,以祝长寿 。
鹅被传奇式的利用着,就难怪我国古代诗人咏鹅、画家画鹅、书家爱鹅了 。“黄庭换鹅”就是其中的一段佳话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一次见到山阴的一个道土养着一群好鹅,非常喜欢,便去请求道士,要求买这批鹅 。道士故意一再不肯,最后转个圈子向他说:“若你能为我写一部《黄庭英姿勃发经》,那倒可以把这群鹅换走 。”王羲之立即答应,在那里花了半天的时间,为道士书写了《黄庭经》,兴高采烈地换鹅而归 。后人对这一趣事作了不少推测,一般认为鹅的样子对王羲之的执笔、运笔很有启发,故受到他的偏爱 。
在西方,钢笔出世之前,鹅毛笔曾经取代古老的芦管笔而风行一时,流传到今天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巨作,都是用鹅毛笔写的 。
鹅的祖先是雁 。在我国,人工驯化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白鹅、灰鹅,狮头鹅,都是长期培育的良种 。鹅适合家庭饲养 。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仍以野生食物为饲料的家禽 。鹅生长迅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人们提供大量肉食品 。一只刚出壳的雏鹅,只有一两八钱重,在九个星期内,体重即可以达到五斤或者六斤,为原来体重三十三倍 。狮头鹅的雏鹅在一般饲养条件下,七八十天体重可达七公斤,重的达九公斤 。鹅是素食性的家禽,只要有丰富的水草,除二十天之内的雏鹅要喂一些精料外,以后全凭放牧,就能长得很好 。
鹅还可以为人们除草 。冬天把老鹅放在沤田里,它们就不知疲倦地淘食莎草、獐舌、野荸荠的块根 。用野草的块根代替精料,不仅能把鹅养得肥大,也可除去杂草的根,同时又为稻田施了一次有机肥料 。
养鹅,除了吃肉,用途还很多:用鹅绒作被褥,轻暖适用;鹅羽虽然不再同钢笔争地位了,鹅毛扇却是轻巧美观的夏令用品;至于鹅血、鹅胆、鹅脾,鹅掌黄皮,《本草纲目》上都列入药用 。李时珍说,把鹅掌“黄皮烧研,搽脚趾缝湿烂;焙研、油调、涂冻疮,(收效)良 。”至于人们对鹅的嗜好,的确是“各取所需” 。我国有人爱好鹅掌,西方国家却对鹅肝有特殊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