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不该算一类;就这么算吧,顺嘴 。这类书是这样的:名气挺大,念过的人总不肯说它坏,没念过的人老怪害羞的说将要念 。
譬如说《元曲》,太炎“先生”的文章,罗马的悲剧,辛克莱的小说,《大公报》——不知是哪儿出版的一本书——都算在这类里,这些书我也都拿起来过,随手便又放下了 。这里还就属那本《大公报》有点劲 。
我不害羞,永远不说将要念 。好些书的广告与威风是很大的,我只能承认那些广告作得不错,谁管它威风不威风呢 。
“类”还多着呢,不便再说;有上面的三项也就足所证明我怎样的不高明了 。该说读的方法 。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 。第一,我读书没系统 。
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 。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 。
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 。
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 。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 。
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 。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 。
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 。
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 。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 。
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 。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 。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 。“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 。
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 。“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 。
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 。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 。
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象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
6. 读书的作文怎么写 哺育我们的婴儿教育书,父母讲的故事书,哑哑学语时的识字书,学龄前的连环画,上学时的课本,课外的各种散文、科普书、历史书和国内外的名著……在我的成长生活中一缕书香始终伴着我前行 。
书中的滋味多种多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这一份份滋味令我在书的世界流连忘返 。
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本书始终令我挥之不去,那就是—《安徒生童话》 。每当我拿起它时脑海中便会出现:可怜的卖火柴小女孩的叫卖声,拇指姑娘向往光明的自由的眼神,海的女儿勇敢地走向大海,化为水中的泡沫,艾丽莎兄妹间的亲情……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都有勇敢、勤劳、坚强的毅力,还有牺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他教会了我面对世事无常的生活要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一样,微笑着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