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导语:
九百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位胸怀天下的巴蜀少年沿长江顺流而下,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都城汴京。当时的东京汴梁人口逾百万,物华集南北,城垣宏大,人才广硕。在这里,他被主考官欧阳修笔锋一转,点为天下第二才子。昔日的追梦少年历经了宦海浮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写下了数千篇流传千古的诗词名文,堪称豪放词作一派大家,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当我们远望东去的流水时,不禁会吟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每逢明月东升,思念至亲之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会脱口而出;生活中不如意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句子常常能给我们慰藉。
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已经融入到百姓的血肉之中,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丰厚养料。
苏轼是诗人、词人、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也是美食家和佛教徒,那么他是如何少年成名的?进入仕途后会一帆风顺吗?他又有着怎样的儿女情长呢?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构成了苏轼传奇的一生。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经长江逆流而上,穿过风光旖旎的三峡,便进入了中国西南的一个大省—四川。
在四川眉州的眉山城,一个杰出的文学世家让这座小城闻名天下,这便是苏家。
北宋时期的苏家诞生了名震天下的“三苏”,父亲苏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也就是这父子三人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眉山古为蜀国之地,公元496年正式建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改名眉山县。
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以三苏为代表的眉山县历来人才辈出,仅北宋、南宋320年间,嘉州、眉州一带(即今天乐山市范围)共考中进士1100余人,眉山就有886人。
《宋史》为四川文人立传的有158人,眉山占26人,可谓巴蜀人文第一州。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年轻时不好读书,喜欢游玩,二十七岁时在夫人程氏的劝导鼓励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远大抱负。
但苏洵两次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又目睹朝政败坏,决心不再走科举进仕之途,愤然烧掉过去数百篇文稿,集中精力研究诸子百家学说,探索历代兴亡原因,悉心教导儿子苏轼和苏辙,寄希望于后人。
他的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他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
《机策》、《权书》、《衡论》、《史论》都是其成名代表之作,《六国论》一文仅用六百字总结了战国末年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和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苏轼,自小聪慧过人。
他六岁入学,不久就能将一百卷共约75万字的汉书抄写三遍,有人从其中随意举出一字,他便可由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其扎实的基础令人叹为观止。
十岁时,苏轼已经写出瑰丽的词句,可谓才华横溢。
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要求严格,寄予厚望,他经常隔窗聆听孩子们背诵古今经典名著,及时纠正他们的读音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