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二 )


在苏轼六十多岁被贬居海南儋州时,有一天晚上还做了梦,梦到自己儿时在父亲的监督下课书写字,醒来之后他写下诗句: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夜梦》节选。
足见父亲对他要求之严格,影响之深远。
相传苏宅古井旁有一棵黄荆树,就是苏洵为了约束自己,激励苏轼、苏辙兄弟俩勤奋攻读而亲手栽植的,俗语云:“黄荆条子下出好人”。
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有这么严格的家教,苏氏兄弟的成才也就是必然的了。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成为两个儿子的启蒙老师,她从小教育两个儿子学古圣贤,读书重在修身、治世,特别注意培养品德,要为人正直无私。
程氏夫人去世后,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
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在眉州三苏祠中,还有一个苏轼与乳母任采莲的蜡像,据说苏东坡出生后母乳不足,家人就请了农家妇女任采莲给他当奶妈。
任采莲一生工巧勤俭,至老不衰,她身体硬朗,一心一意抚养苏轼从幼至长,并且还照顾了苏轼的三个儿子。
老人七十二岁时在黄州去世,苏轼特地为乳母撰写了一篇《乳母任氏墓志铭》,由此可见乳母在苏轼心中的地位。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小苏轼家中就有各种书籍插列满架,他与弟弟饱读诗书,在熟记经史、书法习字的功夫上已经胜过其父,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才华横溢、自如洒脱的苏轼。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五月,少有志操的苏轼、苏辙兄弟跟随父亲来到都城汴梁,等待着秋季的考试。
这对于父子三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父亲苦心孤诣的教育会是什么效果,两个儿子的十载寒窗又能否取得相应的回报,这场至关重要的科举考试是否会改变苏轼的人生命运呢?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当时的北宋文坛代表人物是欧阳修,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赵宋开国,统治者沉浸在暂时的承平安乐的环境里,文坛上盛行一种内容空泛、形式华美、堆砌雕琢的西昆体,同时,四六骈文泛滥,而且特别盛行于科场。
这种文风导致了社会广泛的反对,如柳开,石介,梅尧臣等都相继提出了革弊复古的主张,欧阳修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
他以自己旗帜鲜明的诗文革新理论和丰富的艺术实践,团结影响了一大批作家,共同把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苏洵|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文章插图

宋朝科举制度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试,是由各州府举行的;第二个阶段是礼部试,也叫省试;第三个阶段是殿试。
首场考试,苏家兄弟两人都轻松过关,而在最关键的第二场礼部考试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乎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看到他的这篇文章后非常赞赏,想定为第一,但是又害怕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就把苏轼写的这篇文章暂时放到了第二名。
苏轼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做天下第一的机会,这可以算一个美丽的误会。
然而,九百多年后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个当年的第一名与第二名于苏轼在后人心中的地位来讲又有什么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