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三十年代北京的戏院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 , 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吴小如:三十年代北京的戏院
本文图片

我1932年随先祖母自哈尔滨迁到北京 , 先住西单手帕胡同先伯祖母家 , 所以在北京第一次看戏是在当时旧刑部街的哈尔飞戏院(今西单剧场) 。 记得那一年我在“哈尔飞”看过雪艳琴、荀慧生、言菊朋、马连良等名演员和富连成科班的戏 。 “哈尔飞”是译音,大约是从英语happy译过来的 , 即快乐、高兴之意 。 但我是从哈尔滨回到北京的 , 主观上总认为这是指从哈尔滨飞回来的一个戏院 。
我曾把这想法对先父讲过 , 先父一面纠正我的错误 , 一面却说 , 这想法挺有意思 。
不久,我随家人一再迁居,先后住过南池子、安定门内永康胡同、东单后椅子胡同和崇内草厂大坑 。 因此看戏的地点也逐渐移向前门外 。 当时去的次数最多的是鲜鱼口的华乐戏院(今大众剧场)和肉市的广和楼(今广和剧场) 。 1934年初全家迁居天津 , 我在天津住了约半年多 , 同年初秋又回到北京与先母及十二舅父一家同住 , 先住本司胡同 , 后迁东四四条 。 从1934年秋到1936年暑假 , 两年中看了不知多少戏 , 东、西、南城都跑遍了 。 由于东安市场离家最近 , 因此以去吉祥戏院的次数为最多 。
当时我足迹所至 , 最南到西珠市口的开明戏院(今民主剧场)和西柳树井的第一舞台(已毁) 。 大栅栏一带 , 从西往东 , 广德楼、庆乐戏院在路北 , 三庆戏院在路南 , 而在大栅栏东口内横街粮食店则有中和戏院 。 现在大约只有中和剧场还在营业 , 其他几处早已改作别用了 。
与大栅栏隔街相望的就是鲜鱼口 , 一直往东(那地方名小桥)是华乐 , 由西口往北则至肉市 , 广和楼在焉 。 当时戏台迎面仍保留两根台柱的似乎只有广和楼了 。 我初到北京时 , 广和楼还不卖女座,每天由富连成学生演日场戏 。 彼时各剧场大都在报纸上登载演出预告,以《群强报》广告最全 。 惟独广和楼的日场戏根本不预告节目 。 观众如想知道当天演什么戏 , 不妨每天中午以前到戏院门口瞻望一番 , 看看堆着什么“切末”(亦作“砌末” , 指道具和布景)和兵器 。 比如这天戏院门口摆着一对仿制的石狮子 , 则表示要演《双狮图》(《举鼎观画》);如果摆着石锁和仙人担 , 则必演《拿高登》(《艳阳楼》) 。
1932年的广和楼 , 前台的布置还有茶园遗风 。 楼下通称“池座” , 台前摆着若干张方桌 , 上置茶具;桌旁放着长长的条凳 。 观众坐在条凳上 。 身体与舞台成直角 , 要把头部侧过来才能看到台上的演出 。 楼上已有包厢 , 俯瞰戏台 , 比池座侧身看戏还来得舒服 。 最有趣的是 , 在舞台左右两侧的楼上各有倒厢一个 , 坐在倒厢里 , 仅能看台上演员的背影 , 只有当演员背向前台观众时 , 倒厢里的人才看得见演员的面孔 。 我不知道坐在这样的位置上看戏是什么滋味 , 有什么讲究 。 1934年秋天回北京后再到广和楼 , 池座已全改成一排排的座椅 , 方桌条凳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 这时戏院已开始卖女座 。 倒厢何时撤销 , 不得而知 , 但1936年天津中国大戏院开幕之初 , 舞台两侧也还是有倒厢的 。 据说那位置是不卖票的 , 只留给戏院股东们待客 。
其他戏院,楼下除正中池座分前、后排外,一般均有两廊 。 两廊座位的最后一排已靠戏院大墙 , 有些专门“听”戏的老戏迷便坐在那儿闭目养神 , 只“听”不看 , 俗称“靠大墙” 。 其实在那儿即使想看也看不见什么了 。 我最初看戏都由大人带我去 , 后来便自己去了 。 只买一张两廊的廉价票 , 然后站到台口 , 揪着台栏杆仰着脸往台上看 , 也没有人管 。 偶尔有人问 , 我便告诉他我的座位在什么地方 , 人家也就不管了 , 因为我那时刚满十周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