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示例1: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
(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题示例2:(2004年高考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 。
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 。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答题示例1: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 。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