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六 )


水土的浸蚀,自然的风化,
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了原先的平整和光洁,
变得残缺不全。
正是这些残缺
给人以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等
特殊的审美效果,
这是自然的造化使然。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俊卿之印,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
而吴昌硕善于巧夺天工,
在传统的冲、切刀法的基础上,
以敲、击、凿、磨
或用砂石、鞋底、钉头等,
创造性地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
产生的金石味,
上升到残缺美的审美新境界。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1921年,印社建缶龛,
藏日本朝仓文夫所铸吴昌硕半身铜像。
图为吴昌硕在缶龛旁留影
关于吴昌硕,
这里还有一个日本雕塑家送铜像的故事:
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酷爱吴昌硕的书画金石,民国九年(1920年)慕名来华,与吴昌硕结成忘年之交。回国后,朝仓文夫运用洗炼的手法,塑造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
吴昌硕观后,赞叹不已,并在铜像之后题字道:“非昌黎诗,咏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铸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问彼都之贤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硕戏题年七十八。”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艺术大师的宽广胸怀。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大聋,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在日本被称为“印圣”,
与“书圣”王羲之、
“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吴昌硕 老夫无味已多时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吴昌硕 破荷亭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吴昌硕篆刻作品
晚年越发勤奋谦虚
吴昌硕晚年,艺术上已经进入极高的境界。
海内外求他书画刻印的人很多,
就是片纸只字,都极为珍贵。
但是吴昌硕却丝毫没有骄人之态,
而且越发勤奋谦虚。
当时有丁辅之、吴石潜等人
发起组织西泠印社于杭州西湖孤山,
研究印学,推吴昌硕为社长。
他撰一联:
“印岂无源?
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
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从中可见其谦虚。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吴昌硕 兰花
吴昌硕晚年除了因卧病
万不得已偶尔搁笔以外,
每天写字作画,从不间断。
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画了一幅兰花,
照样气势宏阔,毫无衰颓之气。
冯君木曾在这幅画上作了这样的题记:
“缶庐(吴昌硕)先生以丁卯十一月六日卒。
是帧其三日前所画,
翌日即中风不能语,盖最后绝笔也。
苍劲郁律,意气横溢,
将非庄周所谓神全者耶?”
潘天寿|吴昌硕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插图
吴昌硕 花卉
吴昌硕身材不高,面颊丰盈,细目,疏髯。
年过七十而鬓发不白,
看去不过四五十岁的样子。
这是他勤于劳作的结果。
他每天早起,梳洗过后,
就面对书桌,默坐静思约一刻钟,
把当天的工作程序安排好,
然后再进早餐,
有时兴致来了,不及进餐即开始工作。
他在作画之前,先要构思。
有时端坐,有时闲步,
往往要过很长时间。
及至酝酿到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