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探讨“吃人”与“国民性”问题的起源

引言:83年前的今天,鲁迅先生逝世于上海的寓所中,这是中国文化界乃至全世界的巨大损失。鲁迅临终前曾在被后人视为遗书的《死》中这样写道: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他们”指的是曾正面交锋及躲在暗处的论敌们,而“他们”也果然没有宽恕鲁迅。在鲁迅逝世后,以苏雪林为首的反对者开始了激烈地“批鲁”,从而引发了关于确立“鲁迅身份”的危机。探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探讨“吃人”与“国民性”问题的起源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胡适先生也是鲁迅先生的论敌之一,当时苏雪林企图将胡适拉到自己的阵营,胡适先生当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些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里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胡适不仅展现了温和的处事态度,亦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谓是为我们认识鲁迅指明了一条道路。鲁迅一生致力于“国民性”、“反封建”和“立人”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是鲁迅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的,但它们并非横空出世的。探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探讨“吃人”与“国民性”问题的起源
文章插图
胡适先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指出“吃人”问题,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与儒家内部自王阳明之后的分化力量是有某种呼应关系的,只是鲁迅更为彻底。鲁迅在留日期间首提“国民性”问题,这个词本身来源于日语,而当时鲁迅可说是半个章太炎弟子,章太炎的“民族”思想对鲁迅“国民性”问题的提出当有重要影响。下文笔者从反理教到反礼教和章太炎民族思想到鲁迅国民性问题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从“以理杀人”到“以礼吃人”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揭露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揭露了被迫害者反过来维护封建礼教的可悲现象。“吃人”二字其实是鲁迅对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的一种历史概括: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1918年8月写给许寿裳的信中,鲁迅曾谈到《狂人日记》生成的缘由:偶阅《通鉴》,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由此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吃人”事件确实对鲁迅有所刺激。但我们还需注意到,真实“吃人”事件其实只是少数,而精神残害却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指向的主要是精神层面和象征层面。探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探讨“吃人”与“国民性”问题的起源
文章插图
事实上,鲁迅并不是第一个猛烈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在明朝嘉靖时期,我国思想史上出现了第一启蒙学派泰州学派,它是最为激进的阳明后学,而李贽则是其最为激进的代表。王阳明曾经提出“满街皆是圣人”,但凡人和圣人之间尚隔着“致良知”的过程,李贽的“童心说”则消除了这个中间过程,首次确立了人的主体性。此外,李贽还对朱熹和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发起了猛烈进攻。朱熹曾经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李贽即对此提出了辛辣讽刺:怪得义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程朱理学尊孔子为大圣人,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对此李贽提出了反问,如果只能用孔子的是非观来评判是非,那么孔子死后的千百年间,世界上不就没有是非了?探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3周年,探讨“吃人”与“国民性”问题的起源
文章插图
李贽到了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和思想家戴震更是进一步指出了礼教“以理杀人”的残酷一面。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戴震是《四库全书》的编纂官,两人不仅是同事,还是一对在思想上有诸多共同之处的好朋友。本文不对编纂《四库全书》的历史功过进行论述,仅探讨纪晓岚和戴震对礼教杀人现象的揭露。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记载了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吴惠叔言,医者某生,素谨厚,一夜,有老媪持金钏一双就买堕胎药,医者大骇,峻拒之……忽梦为冥司所拘,言有诉其杀人者……冥官喟然曰:汝所言,酌乎时势;彼所执者,则理也。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独此人也哉。汝且休矣。拊几有声,医者悚然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