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件事,不白来一趟( 三 )


王文旺交出的活儿 , 对方不住叫好 。 原本说好的2000块钱 , 最后给了王文旺3000块钱 。 要知道1993年那时候 , 那可真是一大笔钱 , “他说那1000块钱算是补助 , 把我感动坏了 。 ”
后来那个美籍华人开始大批量地给王文旺活儿 , “我的人手一下增加到50人 。 ”他还记得最多一次 , 对方给他100多万的活儿 , “第一天就说先给我定金 , 让我马上出活儿 。 ”就这样 , 王文旺第一次跟着人家到西单办了个账户 , 第一次看见汇款单 , 而且是2000美元的汇款 , “可把我激动坏了 , 手直哆嗦 , 汇款单都不知道放哪儿好 。 ”
不能光顾着做生意 , 得去做点事了
经过努力 , 王文旺将修复古家具的业务越做越精 , 他的名气也在圈内传播开来 , 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做古家具修复 。 短短几年间 , 他修复的家具已经万余件 , 大到4米多高的红木柜子 , 小到不足1尺高的板凳 。 1999年王文旺被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特聘为木工工长 , 先后参与了丰台区药王庙、丰台区宛平城和故宫建筑的修复工作 。 这段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很多古建中的木作精细手艺 。
与此同时 , 王文旺心里渐渐萌发了收藏、传承的念想 。 他开始收藏各式木作器物 。
从家具与古建的修复到收藏 , 有两个事使王文旺受到极大触动 。 大约在2008年 , 当时有一个荷兰人提供给嘉德拍卖行一对紫檀大柜进行拍卖 。 王文旺认识这个常被行里人喊作“大个儿”的荷兰人 , 他特别感慨的是 , “大个儿”经常上中国来买古董家具 , “上世纪90年代他买走这一对大柜的时候才花了170万 , 10年之后 , 他拿回来 , 拍出了近一个亿 。 ”王文旺当时心里就老琢磨:“如果中国的经济没有起来 , 那这一对宝贝东西可能就流失在国外了 。 ”
还有一件事让他颇受震动 。 在收购古代家具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很多老百姓 , “二三十年前 , 绝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认识古董 , 很多时候 , 为了吃饭 , 他们就把老家具拆了烧火用了 。 我亲眼看见一个农村妇女把一件黄花梨的桌子腿给烧了 。 ”
后来王文旺发现 ,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 吃饭不发愁了 , 穿衣裳也不愁了 , 但却开始浮躁了 。 “我总琢磨着 ,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 , 该吃的吃了 , 该玩的玩了 , 下一步追求的肯定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 是文化是艺术 。 我就觉得 , 自己不能再光顾着做生意了 , 得去做点事了 。 ”
王文旺心里明白 , 自己追求的方向 , 就是“寻根” 。 在他看来 , 多年收藏的这些木作器物 , 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 。 “我能干的 , 就是能留住多少 , 就留住多少 。 ”他越来越觉得 ,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器物 , 内含的来龙去脉 , 就是经过多少代人沉淀下来的文化、文明 , “总有种担心 , 自己是懂这个‘符号’的人 , 就更不能让它在我手里给毁了 。 ”
让王文旺心疼的是 , 实际上有的东西已经找不着了 , “比如大家都知道《鲁班经》是工匠之作的代表 , 但还有一本书叫《木匠》 , 那本书写得更好 , 知识更丰富 , 但由于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 这本书就没传下来 。 ”
在博物馆的日常接待中 , 一些别人不太留意的现象 , 也会令王文旺觉得焦虑 , “比如一说几何、物理、数学 , 好多人的答案五花八门 , 讲欧几里德的 , 讲亚里士多德的 , 大家全都上国外去找 。 可没几个人知道 , 中国的几何、数学概念 , 从春秋战国的墨子时期就有了 。 ”在他看来 , 因为种种客观原因 , 文化会有流失 , 整理、保护、传承是越抓紧越好 。
王文旺回忆 , 有一阵子 , 经济发展后 , 修复市场也越来越热闹 , 有很多人加入到搞修复的大军里 。 “加入进来干什么呢?多半是专门给国外的藏家修复家具 。 ”他记得那时候高碑店一条街上 , 有近千个工厂修复古代家具 , 修好后源源不断地送去国外 。 亲眼见过好多几百年、上千年的老物件流失到海外 , 深深刺痛过王文旺的心 。 在这种情况下 , 王文旺坚定了开办一个木作博物馆的决心 , “就是觉得轮到我办这个事了 。 当时租来的一片房子是我自己公司的 , 我又买了那么多物器 , 做一个博物馆 , 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它、保护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