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开卷有益|译者读《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从昭陵看北族的影响

【编者按】日本知名出版社讲谈社在《中国的历史》系列之外,策划十年,邀请日本国内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了《兴亡的世界史》系列,共21卷。这一系列,聚焦世界史上的重要题目,融汇了学术界的前沿成果,给大众介绍专业的史学知识。近日,该系列的中文版首辑推出九卷,我们邀请其中《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一书的译者、关西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教授石晓军朗读该书中的一节。太宗|开卷有益|译者读《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从昭陵看北族的影响
文章插图
昭陵(图片来自网络)澎湃新闻翻书党的读者朋友你们好,我是《丝绸之路与唐帝国》的译者石晓军,本书是“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系列图书之一。今天我为大家朗读的是书中“从昭陵看北族的影响”一节。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的资助下,一批学者进行了有关丝绸之路的调查。2005年9月6日,我作为调查团的团长,站在了唐太宗与其皇后长孙氏合葬的昭陵上。昭陵位于西安西北约六十公里处,车程约两个小时。昭陵是借着九嵕山这样一个自然山体来建造的,非常巨大,是人工修建的秦始皇陵以及唐高祖李渊的献陵无法相比的。昭陵本来是太宗为先一步故去的长孙皇后而下令建造的,后来太宗自己也葬在了这里。中国的天子平时在皇宫的御座上或是举行仪礼时,都是面朝南,即南面而听天下,因而死后的陵墓也都是面朝南,昭陵之后埋葬高宗和武后的乾陵也的确是面向南方。在昭陵,虽然南边有门以及献殿,很多皇子和臣下的陪葬墓也都在山陵的南侧,而最重要的设施——北司马门却在山陵的北坡中部。在该处还有根据太宗的命令而设置的六匹马,即在太宗创建唐朝的时候,随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六匹爱马的石雕。该处还有649年太宗驾崩以后其子高宗命令雕凿的、太宗时代臣服于唐的十四位诸蕃君长的石像,分别列置在左右(东西)两边。据《资治通鉴》说,这些诸蕃君长之中最为忠诚者是突厥王族阿史那社尔。他在太宗死后曾要求以身殉葬,高宗下敕不许,为此雕凿了阿史那社尔的石像作为代替品放在了昭陵。但是,昭陵六骏石像现在却没有放在原处,六骏中的两骏很早就被人以非法手段运到了美国,还有四骏现在被移放在西安市内的碑林博物馆,在原地的只是复制品。昭陵六骏是出自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之手的精美浮雕作品,我们至今仍然能感受到昭陵六骏栩栩如生的英姿。据说,太宗御制的赞美六骏的四言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用隶书题写于马身之上,但现在却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太宗|开卷有益|译者读《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从昭陵看北族的影响
文章插图
碑林博物馆中的昭陵六骏,其中二骏为复制品(图片来自网络)另外,突厥诸国君长的石像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残存的只是附有铭文的七尊石像的基座,仅有部分残块保存在山麓下的昭陵博物馆内。可是根据汉文史料来看,这十四人的姓名、出身及国籍都很清楚。因为被盗掘的陵墓之本体在山顶附近,所以太宗实际上是面北接受十四国君长朝见的。这一点若站在传统中原王朝的立场上来看,是一个很反常的现象,但如果从太宗作为“天可汗”这一角度来考虑的话则一点也不奇怪。在十四个人中,立于东侧的有:曾经居于唐朝上风的突厥最有名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四人,加上新罗女王金真德、安南林邑王范头黎、印度王阿罗那顺,一共七个人。站在西侧的是薛延陀的真珠毗伽可汗、吐谷浑的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吐蕃的第一代赞普并从唐朝迎娶了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高昌王麹智勇、焉耆王龙突骑支、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于阗王伏阇信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