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
【|关注|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汉字有国内传承和域外传播两条发展路线 。 汉字东传是其域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 历史人文渊源深厚 , 1500多年前 , 中文书籍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传 , 汉字开始被日本人所熟知并学习、借用和效仿 。 日本对汉字从借音到借意 , 并根据“真名”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 , 从而促进了日本文字符号体系的形成 。 时至今日 , 汉字词仍在日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日语汉字词数量众多
日语汉字词指的是日语中的汉语借词 , 即该词的音、形、义都来自汉语 。 有些词只借用了汉字的书写方式 , 如“苦手”“赤潮” , 但其发音仍遵循日语固有的音 , 究其本源还是日语固有词汇 , 也就是所谓的训读 , 这些词不属于日语汉字词 。 音读汉字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语借词 , 既借用了当时汉语的书写方式 , 又借用了汉语的发音和意义 , 如“先生”“全部”等 。 近代日本根据中国典籍记载创造的“和制”汉语词汇也是广义上的汉语借词 , 包括“経済”“革命”等 。 这些汉语借词统称为日语汉字词 。
日语中汉字词的词汇量远超日语固有词汇 。 据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拥有1.45亿词汇量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平衡语料库(以下简称“BCCWJ”)统计数据显示 , 在非重复统计下 , 汉字词的数量占BCCWJ总词汇量的43.59% , 远远超过了日语固有词汇32.98%的占比 。
但BCCWJ的统计数据只考虑了直接借用的汉字词 , 而研究发现 , 还有大量包含汉字成分的混合词 。 如名词“台所”(だいどころ)被该语料库收藏为混合词 , 其中“台”是音读 , 即借用的汉字 , “所”是训读 , 即日语成分;再如动词“力む”也被收藏为混合词 , “力”是汉字词 , 加上日语假名“む”后 , 在形式上和日语固有动词保持一致 , 也可以通过词尾的形式变化实现日语动词的语法功能 。 这些包含汉字成分的混合词也是日语借用汉字词的一种方式 , 即将汉字词进行日语“本土化”改造之后的“间接借用” , 既实现了日语中该词类的语法功能 , 又扩大了日语的词汇量 , 丰富了日语的表达方式 。
如果加上这些间接借用的汉字词 , 非重复统计下 , 汉字词的数量应该占到BCCWJ总词汇量的48%以上 , 已经接近半数 。 汉字词所占比例如此之大 , 足以说明其在日语词汇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汉字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 。
日语借用汉字词广泛且深入
汉日两种语言接触时间早 , 接触时间长、范围广 , 汉字词已被用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例如 , 问候语“今日(こんにち)は”的“今日”、“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的“元気” , 都是借用的汉字词 。 这些词语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高 , 可以说如果没有了汉字词 , 日语作为一门独立语言的最基本表达都可能会成问题 。 日语的所有独立词类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借用了汉字词 。 如日语的所有数词都是用汉字词表达的 , 只有十以内的数字还有日语的固有表达方式 。 从基于BCCWJ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 日语中约54%的名词、5%的动词、36%的形容词、17%的连体词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借用了汉字词 , 而对于接头词和结尾词 , 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88%以上和70%以上 , 日语的量词、副词、接续词也都以不同比例借用了汉字词 。
汉字凭借简洁、高效的表意功能 , 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常被优先使用 。 2020年“密”字高票当选为日本年度汉字 , “3密”则被选为日本的年度流行词 , “3密”所代表的“密闭、密集、密切接触”这三个词充分展现了汉字词直观达意、辨识度高的特点 。